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栖村彝族的个案研究:a case study of Yi village named Qi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213000
  • 作      者:
    廖林燕著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栖村彝族的个案研究》是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研究中一个创新性的成果,其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对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和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栖村彝族的个案研究》以一个彝族村社——栖村为个案。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图景。在这幅图景中,展示了有哪些权力主体活跃手民族村社政治的舞台,这些权力主体是如何发挥自身影响力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廖林燕,1982年生,汉族,法学博士,江西临川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民族政治学研究。先后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核心期刊和一般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博士学位论文获云南省201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栖村彝族的个案研究》以一个彝族村社——栖村为个案。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图景。在这幅图景中,展示了有哪些权力主体活跃手民族村社政治的舞台,这些权力主体是如何发挥自身影响力的。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又是什么?《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栖村彝族的个案研究》具有突出的原创性及文化传承价值,分析视角独特、研究路径新颖。《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栖村彝族的个案研究》始终秉承民族政治学的学术规范,并尝试从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在政治学与人类学两种路径的有机糅合中,系统描述并分析了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结构模式、运行逻辑、相互关系、现实功能及基本特点。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框架
四、本书的核心概念
五、创新点
六、调研点概况

第一章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结构
第一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历史考察
一、古代社会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格局
二、近代以来国家权力的逐步渗透
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权力的全能性扩张
第二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主体
一、体制内权力
二、体制外权力
第三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资源
一、关系
二、声望
三、财富
四、技能
五、传统习俗
六、动机
第四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模式分析
一、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模式的归纳——“多元论”权力模式
二、民族村社政治权力模式的产生逻辑

第二章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运行
第一节 体制内权力的运行
一、村委会权力的运行
二、村民小组权力的运行
第二节 体制外权力的政治角色与功能
一、宗教权力的政治角色与功能
二、家族权力的政治角色与功能
第三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运行的特点分析
一、权力运行的弱利益表达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
二、对体制外权威等非正式资源的借用
三、对习惯法的整合
四、非制度化参与进一步扩大并呈上升趋势
五、不同权力主体在有效性水平上不尽相同

第三章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关系
第一节 体制内权力主体的内部关系
一、乡村权力关系
二、村委会的内部权力关系
三、村委会与村民小组的权力冲突与调适
第二节 体制内权力与体制外权力主体的互动
一、体制内权力与家族权力:相互影响与渗透
二、体制内权力与宗教权力:空间分属与依存
第三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关系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功能
第一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政治整合功能
第二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秩序维护功能
第三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公共需求满足功能
第四节 民族村社政治权力的政治参与吸纳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