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也作“不贰”,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固有概念,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不是舶来品。“不二”或指守道无二心,或指没有矛盾和差别。但是,《坛经》中的“不二”思想,并不是承接儒家哲学传统,而是直接继承佛教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佛教重要的学说,是一种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也是一种无差别的修行境界,是一种通过消除差别、矛盾、对立而获得修行成果的途径(法门)。
“不二”也称“无二”、“离两边”。“不二”的核心是否定一切对立和矛盾,认为所有不同的事物(方法)和现象(法相)都是源于佛法的固有本性,是佛法实性的外在表现。所有表面看似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如生与灭、善与恶、垢与净等等,在本性上都是一致无二的佛性的展现,所以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在具体应用上,不二法门通常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内容是佛性的本体论。在这里,佛性常被赋予“不二”之实性,具体表现是,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增不减等等,所表达的意思是,佛性的实相性质是原始固有的清静本然的,是任何名相概念都无法描述的法界。另一个内容是佛教的认识论。不二法门要求认识现象不执著“两边”,不执著于分别。如对万法(色)的认识上,即不要执著“空”,也不能执著“有”,而是要持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无差别的态度。同样,对待生死与涅檗、众生与佛也不要执著于分别,而是要认识他们的本性是一致无二的,即生死性就是涅槃,众生性就是佛。总之,认识论上的不二法门就是要消融一切执著和分别,将有差别的法相归结为无差别的实性。消除矛盾,超越差别,不走极端,在思想认识和修行实践上都达到离开两边的“不二”,也就被认为是走“中道”。这种思想并不是大乘佛教时期才出现的,在记录早期佛教思想的《阿含经》中就有了。
有两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日著欲乐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术法,无义相应。……舍此二边,有取中道。这里讲的是求佛修道要拾弃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一是纵情享乐,二是禁欲苦行。抛弃此享乐与苦行两边,就是走中道,谓“苦乐中道”。在早期佛教中,有所谓“无记中道”,也是“不二”思想的一种表现。所谓“无记中道”指对一些思辨性较强的问题采取“不为记说”(即不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的一种“中道”态度。例如在佛教史上有“十无记”说。“十无记”说提到的十个问题是:世间常位、世间无常、世间有限、世间无限、我身是一、我身是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对于这些问题,佛陀均不作明确的答复,而取“中道”态度。
除此之外,早期大乘经《华严经》也程度不同地以“中道”观念表达了“不二”的思想。《华严经》的中道观念主要体现在对“一”与“多”的关系处理与运用。该经认为,一与多是等同的关系,相即或相是,一与多也是转化的关系,相人或相摄。《华严经》将一与多的这种关系运用到许多方面。如从“一法”中可以“解众多法”,从“众多法”中可以“解一法”;佛的智慧从实性上说是一,但其表现与应用是多;佛的法身是一,其应化身是多;诸法的法性是一,其表现是多,众生心是一,其心的造作是多,等等。一与多这对相互对立的概念,在《华严经》中成为无实性差别并能相互转化的同一体。这种无分别、无绝对的思想体现了“不二”的“中道”观念。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视“中道”,并且提出了十分著名,并且影响力持久的“八不中道”理论。“八不”说的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以“中道”概括“八不”之义,或以“八不”诠释“中道”之理,皆称“八不中道”。“八不中道”的核心思想是用“不”这个否定词来讨论这八个概念,认为生、灭、常、断、一、异、来、去都是名相假说,和人的执著分别有关,但是世界万法的实相不存在生与灭、常与断、一与异、来与去的差别,也不能用这八个概念正面陈述它的本来面貌。唯一正确的认识途径是取“中道”,即对任何具体问题选择答案时,用不堕任何一端的否定词“不”或“非”来回答。如有或无,作答非有非无,如世间或出世间,作答即不是世间亦不是出世间。其它诸多问题,如真谛与俗谛、性空与假有等问题,都可依此“中道”精神来回答。“八不中道”的“不二”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八个概念都不作任何肯定性的回答,这样就消除了对它们的分别和执著。“不二”在大乘空宗也常以“中观”概念来表达。最突出的观点是以“假有性空”为核心的“真俗二谛”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