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宗教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24648
  • 作      者:
    李申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想来,普通读者定是厌倦了自以为是的高头讲章,但也怕被哗众取宠的戏说文本引入歧途。小编也是一样,总期待着有一本书,内行人能从中看到门道,外行人愿意来此间看看热闹。师出名门的作者,有着几十年扎实的学术研究背景,学术功底深厚。更难得的是“亲民”的文风,老人家完全不做板起脸来教训人的姿态,语言通俗流畅,256页薄薄的小册子,会为你解答许多宗教史方面的问题,而这些解答绝对会让你心悦诚服,如沐春风。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申,1946年生,河南孟津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院、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自然科学。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儒教史》(上下卷)、《宗教论》(三卷本)、《隋唐三教哲学》、《简明儒学史》、《道教本论》、《气范畴通论》、《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宗教简史》是一部描述宗教发展及其兴衰历史的书。目前所见的宗教史,多是某一宗教的专史。全面描述宗教历史的,目前所见,还只有苏联的《宗教史》。然而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各宗教专史的汇集,并且偏重于基督教。因此,编写一部作为一个整体的宗教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迁的历史书,还处于社会思想的期待之中。这部《宗教简史》,仅仅是描述宗教整体历史的最初尝试。它以宗教意识的发展为线索,依历史阶段,把宗教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和新兴宗教四大类型,并描述每类宗教的特征以及和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描述它们的盛衰以及给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启示。可供希望宏观了解宗教状况的一般读者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关于这个问题,以前的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说,比如认为是由于恐惧。自然界的霹雳电闪等使人恐惧,又不知道发生的原因,于是就想象出了雷神。这种说法,被称为“恐惧生神说”。恐惧是由于无知,所以“恐惧生神说”实际上又是“无知生神说”。但是,在人类初期的万神殿中,神祇并不都是使人恐惧的对象。相反,许多神祇,都是于人有益甚至是给人以巨大帮助的存在。于是又有所谓“感恩生神说”,认为是人类为了感谢某些事物对于自己的恩惠,因而把它们崇拜为神。人类崇拜的神祇中,祖先神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于是又有人认为神祇产生于“祖灵”崇拜。还有更广为流行的说法,就是“苦难生神说”。认为人类是有了苦难,才需要神祇来帮助自己,于是就从想象中创造了神祇。
    这些原因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有自己的根据。然而所有这些原因最后都要归到一条,那就是对被视为神祇的东西的崇拜。崇拜未必就产生神祇,但是没有崇拜也就没有神祇。被崇拜者未必都是善者,恶者也会受到崇拜。崇拜善者是盼望善者降福,崇拜恶者是祈求恶者不要降祸。但是不论善者还是恶者,被崇拜是一样的。被崇拜到一定的程度,被崇拜者就成了神祇。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和原始宗教
    在各民族的神话中,人形神和兽形神的争斗甚至战争,往往是神话中最精彩动人的部分。争斗的结果,总是人形神获得胜利,兽形神,或半人半兽神,总是失败者。并且在后来的进程中,兽要想成为神,必须先要变成人。由此我们推论,兽神,是在人神出现以前的、人类的神祇。在这里,我们对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结论不能苟同。色诺芬说过,假如动物会造神,那么,它们造出来的神就一定是动物的形象。那意思是说,人造的神,都是人的样子。然而实际上,人类最早造出的神,就是动物形象的,或者说,就是把某些动物当成了神。人,并不从来就是照着自己的样子造神;后来,神祇也不都是人的形象。把神祇塑造成人的形象,只是人类造神历史上的一个阶段。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和原始宗教
    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到的所谓宗教宽容,所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乃是国家宗教的一般特点,是先进的文化和宗教观念所产生的必然效果。
    ——第二章国家宗教
    所谓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最早的事件,当是耶稣之死。耶稣确实是死于罗马统治当局之手,但杀害耶稣却不是罗马帝国当局的本意。
    据《福音书》,耶稣之死,主要是犹太教祭司、文士和长老们的迫害。
    ——第二章国家宗教
    献祭是原始宗教事神的基本手段。人们通过献给神祇以食品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来讨取神祇的欢心。国家宗教时期,原则上已经认为德行是获得神祇欢心的基本手段,但是献祭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因为生产能力的发展,使献祭具有了更大的规模。较之原始宗教,国家宗教在献祭方面的重大进步,第一是原则上认为德行是取得神祇欢心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二是根本上否定了用人献祭。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各个国家宗教的情形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印度教就较多地保留了以人献祭的传统。但是总体说来,国家宗教时期在献祭方面还是完成了两项重大的进步。
    ——第三章世界宗教
    否定献祭,也就否定了献祭的礼仪。宗教的礼仪,最重要的就是献祭的礼仪。中国是如此,其他古代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或者可以说,宗教礼仪就是为向神祇献祭制定的。从原始宗教开始,宗教中的关系,就是人和神的关系。人和神的交往的内容,就是人向神献祭而求神祇的佑护。献祭必取一定形式,也就是宗教的礼仪。否定了献祭,也就同时否定了礼仪的必要。至少原则上可以说,礼仪对于世界宗教,不是必要的内容。
    ——第三章世界宗教
    基督教诞生不久,也被抨击为无神论者。因为他们不信仰当时罗马国家所信仰的神祇,就像当年苏格拉底不信仰古希腊国家的神祇一样。著名的游斯丁不得得连续写了两篇论文:《被控为无神论者的基督徒》和《拒绝无神论的控告》,为基督教被指控为无神论者辩护。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和原始宗教
第一节 神祇观念的起源
1.初期的人类没有宗教
2.“万物有灵论”是不正确的
3.神祇起源于崇拜
4.动物是人类创造的第一批神祇
第二节 原始神祇观念的演变
1.人类并不都按自己的形象造神
2.神祇是错误认识的产物
3.纠错的必然和困难
4.兽神向人神的转变
第三节 原始神祇的功能和原始人的事神方式
1.原始宗教一般没有主神或至上神
2.力量型的原始神祇
3.献祭是原始宗教事神的基本手段
4.原始的社会状况和力量型神祇
5.神人的杂处和分离

第二章 国家宗教
第一节 国家宗教和至上神的出现
1.至上神和国王的出现大体同步
2.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至上神
3.古印度和波斯人的至上神
4.犹太教的至上神
5.儒教的至上神
第二节 祭祀权力的集中
1.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祭祀权力的集中化
2.古印度祭祀权力的集中化
3.祭祀权力高度集中的犹太教
4.儒教是祭祀权力集中的典型
第三节 神祇观念中新加的道德因素
1.国家赋予神祇道德因素
2.犹太教神祇的道德
3.琐罗亚斯德教神祇的道德
4.印度教神祇的道德
5.儒教神祇的道德
6.仁慈的神祇更有力量
第四节 对以前神祇的否定
1.神祇的进步和第一代无神论观念
2.第二代无神论观念
3.儒教对传统神祇的否定
4.神主宰人和人主宰神
第五节 国家宗教的祭祀场所和祭司人员
1.祭祀场所的逐渐固定化
2.国家宗教固定祭祀场所鸟瞰
3.国家宗教的组织就是国家组织
4.儒教国家组织和宗教组织的统
5.国家宗教中国家和宗教的一体性
第六节 国家宗教的献祭和礼仪
1.尚德和献祭并存的国家宗教
2.儒教的尚德与献祭
3.礼仪是献祭的形式需要
4.国家宗教否定人祭是人类的巨大进步
第七节 民族征服时的国家宗教
1.征服者处理宗教问题的三种政策
2.国家宗教的宗教政策决定于宗教观念是否先进
3.先进宗教观念替代落后宗教观念是历史的进步
第八节 国家宗教的宽容本性
1.宽容外来神祇是为了国家利益
2.印度教和儒教的宽容
3.犹太教本来的宽容
4.古罗马国教对基督教的宽容
第九节 国家宗教的经典和经学
1.国家宗教经典是传统文献的汇编
2.儒教经典被认为是天意的表达
3.其他国家宗教经典鸟瞰
4.宗教经典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第十节 国家宗教时期的文化
1.国家宗教对造像艺术的发展与局限
2.国家宗教对诗歌艺术的发展与局限
3.国家宗教给予科学技术发展的空间
4.国家宗教与哲学

第三章 世界宗教
第一节 世界宗教的创始及其平等观念
1.佛教的教义与平等观念
2.基督教的教义与平等观念
3.伊斯兰教的教义与平等观念
4.平等观念使世界宗教广泛传播
5.儒教、印度教从对平等的排斥到有限容纳
6.宗教平等与现实不平等的矛盾
第二节 世界宗教神祇的进一步集中化
1.国家宗教神祇的能力仍然是有限的
2.能力无限的佛
3.基督教能力无限的上帝
4.全知、万能的真主
5.世界宗教不是只有一个神
第三节 世界宗教更高的追求目标
1.个人永生永福是世界宗教的追求
2.成佛的追求和无限美妙的前景
3.基督教的复活与永生永福
4.伊斯兰教追求的乐园
5.更高的目标是世界宗教吸引信众的重要条件
第四节 世界宗教中更严厉的惩罚手段
1.国家宗教中惩罚的有限性
2.佛教无限残酷的地狱
3.基督教“未经预料”的地狱恐怖
4.伊斯兰教的火狱
5.对于遭受地狱惩罚者的嘲笑
6.惩罚过当的复仇心理
第五节 对献祭和礼仪的否定
1.否定献祭是世界宗教的重大进步
2.世界宗教原则上不需要礼仪
3.和世俗礼仪相当的世界宗教礼仪
第六节 特殊的德行和特殊的事神行为
1.超越世俗道德的宗教道德
2.佛教特有的道德
3.基督教特有的道德
4.伊斯兰教特有的道德
第七节 游离于一般社会群体之外的宗教群体
1.宗教组织是世界宗教的特殊需要
2.佛教团体的建立过程与状况
3.基督教会的建立过程与状况
4.伊斯兰教特殊的组织状况
第八节 世界宗教和国家权力
1.世界宗教对国家权力的渴望
2.政治成就最少的佛教
3.基督教对国家权力的渴望与成就
4.政治成就最高的伊斯兰教
第九节 世界宗教与国家建设
1.世界宗教本质上不关心国家建设
2.佛教对世俗生活的轻蔑
3.基督教与国家权力的分与合
4.伊斯兰教与国家权力关系的特殊性
第十节 世界宗教与科学发展
1.神意与知识可靠性的矛盾
2.神意与知识的主仆关系
3.基督教与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冲突
4.佛教对科学知识的疏离
5.伊斯兰教与发展程度不高的新知识
第十一节 世界宗教与哲学发展
1.国家宗教时期的哲学是宗教哲学
2.服务于成佛目的的佛教哲学
3.作为神学奴婢的基督教哲学
4.伊斯兰教对哲学的需要和遏制
5.哲学独立是人类意识发展的大势
第十二节 神祇观念的发展和世界宗教
1.国家宗教逐渐把神祇精灵化
2.彻底精灵化的佛教神祇
3.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精灵化神祇
4.曾被称为无神论的基督教
5.其他宗教对传统神祇的否定
6.对神祇的质疑和精灵神的被否定
7.超精灵神的出现和神祇存在的彻底被否定
第十三节 世界宗教对异教的排斥和教派的分化
1.佛教对外道的排斥和不得已的容忍
2.基督教对异端的严厉排斥
3.世界宗教排斥异端和教派的分化
4.世界宗教与超越地域的利益集团
第十四节 世界宗教统治下的宗教自由运动
1.宗教自由起初只是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
2.从宗教自由到人的自由权利
3.从人的自由权利到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第四章 新兴宗教与宗教发展的大势
第一节 新兴宗教
1.宗教不间断的兴衰存亡交响曲
2.近一二百年的新兴宗教
3.两极之间形形色色的新兴宗教
4.生活于传统宗教的空闲地带
第二节 宗教发展大势
1.宗教观念的发展与对神祇的否定
2.彻底无神论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的衰落
3.某些宗教的局部复兴改变不了宗教整体衰落的大势
4.宗教的长久性和非永恒性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