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戏作家刘怀叙
刘怀叙(1879-1947),名善昭,四川省南充市人。其父为私塾先生,随父读书,聪颖过人,精通音律,擅古琴,懂医理。14岁拜名净杨松亭为师学唱川戏,工生角,因其文学功底深厚,善于理解角色,尤以擅演《五丈原》《空城计》等戏而被誉为“活孔明”。后因倒嗓不能登台,一度返乡教书。1921年应聘到晓字科班任主教,为之编写过一批剧本,培养出吴晓雷等名家,先后到川北戏剧改良社及戏剧改良学校从事剧本创作、川剧改良工作,30至40年代在著名的川剧团体新民讲演团、又新大剧院、新又新剧院任教习。刘怀叙早年受民主人士张澜、罗纶的影响,倾向进步,为人清廉,品行高尚,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体察民生疾苦,因而选择了编写时装川剧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和社会理想。二十余年中他编写(或与人合作)川剧时装戏100余本,代表作品有揭露鸦片对国民毒害的《黑化大观》《黑籍痛史》,反映民生疾苦的《可怜的儿女》《太太的枪》《哀鸿》《农村风味》,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是谁害了她》《一封断肠书》《买卖婚姻》《情场幻影》《夜半的悲哀》,表现黑暗社会离奇百态的《哑妇与娇妻》《乌金罗汉》《唐医鉴》《棺中美人》《可惜青春》,歌颂抗日救国、反对汉奸卖国贼的《枪毙殷汝耕》《热血青年》《卢沟桥头姊妹花》《滕县殉国记》《独脚将军》等。
紧跟时代,及时将重大社会事件及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搬上川剧舞台是刘怀叙剧作受到观众欢迎的一大优势。1926年9月5日,英国军舰炮轰四川长江港口城市万县,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刘怀叙立即就此事件编写川剧《炮打万县》,在川省广泛演出,观众踊跃观看,唤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敌情绪。1935年秋,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在上海演出,引起轰动,刘怀叙即赴上海观看,回家三天后便改编为川剧《自残》,推上川剧舞台,在川北重镇南充市连续演出一月皆告满座,后在重庆、成都等城市广泛演出。这些反映社会热点的剧目拉近了川剧与时代的距离,极大地活跃了四川的戏剧舞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