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花灯,离不开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而元宵节又与花灯脱离不开关系。从古到今灯节“闹”字气氛相当浓烈。“闹花灯”、“闹元宵”这几个字充满了活力。在中国的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中,有哪个节日的名称前面通常是加上个“闹”字来叫的,而且叫得震天响的呢?只有元宵节。闹的特点就是娱乐,闹元宵闹花灯闹出了品位。
中国的元宵灯节其实可以看作是年的延续,闹元宵即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元宵灯节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出门赏灯赏月、燃灯放焰火、合家团聚、共吃元宵,同庆佳节,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人们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景象。直至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民间闹元宵的习俗内容丰富。有关元宵习俗的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见之于文字记载。当时的一些方志、小说以及其他书籍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到正月十五的种种活动和有关传说。
例如《荆楚岁时记》,《齐谐记》都记载“今州里风俗,正月望日祀门,其法以杨枝插门而祭之”。宗懔(501—565)的《荆楚岁时记》中还记载当时有在正月十五夜迎紫姑的习俗。
杨泉(约3世纪中人)的《物理论》:“正月望夜占阴阳。”《魏书·东魏孝静帝纪》:“天平四年(537)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戏。”还有《北齐书·朱文畅传》:“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等等,足以见证正月十五种种活动的丰富。由于张灯赏灯是始于汉兴盛于隋唐的,因此,在隋唐时代,有关正月十五张灯赏灯以及系列民俗活动就越来越多地见诸文字记载。
到了唐代这方面的记载就特别多。如敦煌唐人有隆重庆贺正月十五观灯节的风俗习惯。《隋书·柳或传》记载了在隋朝初年的很有特色的张灯赏灯活动:“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熳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凌云,炫服靓妆,车马填咽,肴醑肆陈,丝竹繁会。”唐代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唐代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以及“牵钩”之戏,牵钩即拔河。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到宋元时期,京都灯街常常绵延数十里。宋代开始有灯谜。明代又增加了戏曲表演。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还有烟火、花炮。赏灯活动规模也很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节日的风俗也会变化,节日在传承中也会发生变异,节日的风俗在变异在发展,但仍然保留着古老风俗的影子。
从赏灯习俗的内容看,古人赏灯之风大盛,正月十五闹花灯打破了一切界限,取消了一切束缚。不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要上街玩赏。灯楼、灯山、灯轮之下,赏灯的人熙熙攘攘,常常是身不由己,可以脚不点地随人流而动,亲人、同伴看灯相失的时有发生。《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有这样的描述: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我们还可从流传下来的许多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窥见当时灯火盛况的社会画卷。
历代帝王中很多人为了显示与民同乐,积极主导了元宵灯节活动,推动了元宵灯节的薪火相传,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喜欢张灯赏灯。隋文帝统一天下后,混乱的政局暂时得到安定,社会逐渐繁荣。隋初燃灯节原来很兴盛,开皇三年(543年)后,相州刺史长孙平,由于“在州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隋书·长孙平传》)长孙平被免职的原因是在正月十五铺张浪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