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育所致的“临界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人宁愿有所成就而不拘泥于学习了,他有时多少是无意识地感到单纯的饱学只能徒有虚名,他希望震动世界,立功成名,出人头地,做一番积极的、甚至有创造性的事业。
“临界状态”并不是一定产生于自由的空间。相反,在压抑的空间中“临界状态”更亢奋。特别不自由的时候,人更可能知道:他可以有自由,应当有自由,即使有各种条件使这种自由难以现实化。
在情感类型之前,作曲家的情感个性可以说是唯一确定的。在情感类型之后,也就是聆听者感受了情感类型之后,对情感个性的感受,就需要对情感类型进行解析或翻译,在解析和翻译的过程中,就有“信、达、雅”的问题,就有“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问题,情感类型之后的情感个性,就肯定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情感类型之前的情感个性和情感类型之后的情感个性,在个数关系上,就是一对多的关系。
苏联的玛雷舍夫[苏联音乐学家,著有《论“音乐作品”概念的定义》等]对“一对多”关系的认识是:音乐作品“是音乐符号结构体与其意义的大量变体的统一,这些意义的大量变体产生于听众对该结构体解释的结果,是实质统一而表现多样的特殊生活内容的反映”。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和著作家欧文·埃德曼一向主张把哲学和艺术的乐趣交给一般人,在他1928年问世的《艺术与人》中,把音乐表达中情感类型和情感个性之间“一对多”的关系同样展示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是这样写的:“因为音乐不能很具体,所以它只能对感情总的气氛从深度及广度上加以表达。音乐能够表达爱情,尽管不是具体的爱;音乐也能表达崇敬或绝望,但从不说崇敬谁或者为什么绝望。因此,上千个不同的听众就把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愿望注入同一部乐曲。同一个音乐作品可以集中表现一千种不同的衰伤和一千种不同的欢欣。正是因为一部作品的情感气氛不包含任何确定的或排斥性的内容,这样的音乐作为疏导或发泄的手段,对于听众来说才更容易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