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弱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纵长二十七点八厘米,横长二百七十点八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祜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署黻款,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1051-1107),字符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居襄阳,晚年居于今之江苏镇江,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世称“米南官”,后至礼部口贝外郎。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家”(苏、米、黄、蔡)之一,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湖州郡守林希宝存家中二十余年,至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装裱成卷。当时许多书法家口(敢在蜀素上书写少许字,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写了满满的八首诗句。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末款署“元祜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此帖用笔多变,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蜀素粗糙,书时当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