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153年)立。碑高l83厘米,宽83厘米,隶书18行,行40字。现在山东曲阜孔东庑。宋嘉祜七年(1062年),张稚圭于石末题记谓钟繇书,显然不确。传世古者为明初拓本。古物同欣社曾印行。明末及清均有拓本传,以故宫明拓装本、王懿荣旧藏本为最佳。坊间所传有重刻本。碑文为文书三章:司徒司因鲁相所请,奏请置百石卒史,获准;司徒司空准鲁相选一明经艺、通礼者任之;鲁相报已选一人充史。又附赞辞一章。
清代以降,碑学之风日盛,论及汉碑,无不推重此碑。孙承泽谓高古超逸;翁方纲谓其骨肉匀适;何绍基谓其肃穆;康有为谓其虚和。所见不谬,然以方朔“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枕经金石书画题跋》)之论,最为的当。
汉碑书法,由于书体自由度的被解放,开始主动地从间架的自由向线条的自由,制作程序也从复杂的刻模、制范、浇铸等六七道工序简化书丹、刻凿。因此,出现了《曹全碑》的秀丽,《张迁碑》的方刚,《石门》的放逸,《礼器碑》的典雅等诸多跨度极大的风格特征。作为立于至圣庙堂的《乙碑》,则以其方正沉厚的风格,成为汉碑经典中的经典。
《乙瑛碑》结体方正端庄。左右结构多首尾平齐,不错落参差,就其位,不穿插顾盼。上下结构覆盖承接多以一笔当之,其他点画则各不纠结一任本相。这一基本结体特征看似简单无奇,但要妙在把握分寸。多事者往欲处处讨好,失之造作;性钝者每每求步步随尘,又失之呆板。其用笔厚古穆。起笔或方或圆,横平竖直,撇画轻入后逆手重下,收笔却向上挑,捺画轻入后顺势重下,收笔处一波飞起。用笔要妙在实。欲求其实,起止随时调正笔锋,勿使因偏侧平刷而流于薄滑。
《乙瑛碑》如杨守敬所言“隶法实佳”,故而最宜初学。又诚如其所言,“波磔已开唐人庸俗一路”(《平碑记》)。唐人之失固然失在夸张了波磔而更失在板滞,不见《乙瑛碑》大智若愚的妙处——方正中的灵动,沉厚中爽骏。研习古代名迹,若对其风格特征不得要领,或对其风格特征作漫画式夸张,都难免俗。杨守敬所言尽管似煞风景,但仍不失为习此碑者一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