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普通书法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04870
  • 作      者:
    杨豪良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杨豪良,男,1968年12月出生,湖北宜城人。书法家、文艺评论家。现为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有诗词、联作、歌曲发表,创作并演出了大量文艺作品,有书法作品获奖、参展、发表、被收藏。曾于北京、襄阳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已出版《普通书法教育》、《杨豪良书法创作谈》等七部著作,在《中国书法》、《戏剧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普通书法教育》可作为普通高校书法专业以及公选课教材,以及师范类院校专业课程及选修课教材,也可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商代文字应用的各种场合来看,文字产生伊始并非单纯地为了纪录语言,也可以说,文字是原始宗教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张光直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文字,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从族徽(赋予亲族政治和宗教权力的符号)演变而来。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古代中国文字的形式本身具有内在的力量。我们对古代中国文字与权力的认识看来证实了这种推测。文字的力量来源于它同知识的联系,而知识却来自祖先,生者须借助文字与祖先沟通。这就是说,知识由死者掌握,死者的智慧则通过文字的媒介而显示于后人。”这种观点无疑是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的,但仅仅强调“文字一语义一知识”的线索还不够。早期文字形体的直观性和音义的联想特征,使得以象形符号为基础的中国文字形体本身就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而人们对字形的精心修饰则是在有意地强调并突出这种魅力,藉以体现蕴涵在灵魂深处的宗教观念和感情色彩。这种“内在的力量”和“蕴涵在灵魂深处的宗教观念和感情色彩”便是一种文化场的作用。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则是指人经过文化知识等多方浸润后的一种精神面貌或者说“气场”。我们能感受到王羲之写《兰亭序》时“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畅怀与颜真卿写《祭侄稿》时的悲愤和感伤等,都是因为作品本身所积淀的一种“场能”,它几乎全息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书法所折射的也正是当时的文化气息或者说文化场,譬如汉气、晋韵、唐法、宋意、明态、清朴,这些都是对当时文化状态(文化场)的提炼与总结。 
    三、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艺术和学问 
    虽然我们习惯于把书法史从甲骨文时代算起,但当时已是较完整的文字系统。郑州郊区小双桥发现新石器时代古陶上朱书文字八个,已比甲骨文早了千年,而此时也已经是成熟文字了,则文字雏形的诞生也许更早。所以,我们把中国书法史划为前、中、后三期。前期是甲骨文以前的时期,或称为前书法期,此后字体已成系统;中期从商代甲骨文、金文到晋唐楷书,此后书体不再演进;后期从东汉草书成熟导致书法艺术的自觉以至现代,中间有交错更替的过程。我们认为,严格地讲,甲骨文只是书法史中的一个驿站,而不是起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它之前应该有相当长的文字(书法)发展史。甲骨文正是根植于这些传统的基础,才能成为系统,又把它自身融于传统中,才使中国书法积淀演绎至今。所以,它的文化意义也最久远,而令人惊奇的是它的“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的品质一直未变,这也是在任何时代书法都没有沉沦的一个精神支柱。 
    虽说“书画同源”,但“同源”不仅只是在于汉字的“象形”,更应在于中国的书画都有共同的思维支撑——抽象的形象思维。当然,书法也有着它的附庸性格,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正由于此,书法从一开始就是泛文化的。书法与音乐、舞蹈、戏曲、雕塑、建筑等都有相通之处,音乐的单向流动性表现出线的特征,雕塑、建筑归结点也是线条,舞蹈、戏曲的语汇抽出来依然是线性的。所以人们常讲书法是无声的音乐、心灵的舞蹈、流动的雕塑。线条是中国民族审美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这便是中国书法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折射。“对中国的艺术来说,书法积蓄了最多的中国人的心态,凝聚了最多的中国文化的基因,书法的抽象形式与宽泛的包容量,使它能够直接地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国人的民族思维性格提携了中国文化艺术,书法本身提炼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思维品质,各个时代的书作体现着各时代总的精神风貌。书法恰巧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能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理念、情感变迁,记载社会生活,并且与包括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成为历史和时代的见证。诗境深厚宽大,词境精工细巧,曲境则酣畅明达、痛快直率,书法之境则又融汇了此三境界。 
    ……
展开
目录
代序:关于普通书法教育的提出
导论:普通书法教育的定位
第一章 书法简史
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
第二节 先秦书法简史
第三节 秦汉书法简史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书法简史
第五节 隋唐书法简史
第六节 五代两宋辽金书法简史
第七节 元代书法简史
第八节 明代书法简史
第九节 清代书法简史
第十节 近现当代书法简史

第二章 书写工具
第一节 关于书写中国书法的毛笔
第二节 关于书写中国书法的墨
第三节 关于书写中国书法的纸
第四节 关于书写中国书法的砚
第五节 关于书写中国书法的其他工具

第三章 书法技法
第一节 笔法
第二节 墨法
第三节 结构法

第四章 书法创作
第一节 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古典派书法创作
第三节 现代书法创作
第四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

第五章 书法美学
第一节 关于书法美学的六个命题
第二节 “五体书”的美学风格与特征
第三节 书法美学之历史考察

第六章 书法欣赏
第一节 书法欣赏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书法欣赏的过程
第三节 书法欣赏中的风格类型

第七章 硬笔书法
第一节 硬笔及其书法源流简说
第二节 中国硬笔书法发展二十年论纲
第三节 现代硬笔的种类及其选用与保养
第四节 现代硬笔书法的书写
第五节 粉笔书法
第六节 硬笔书法的美学批评

第八章 名家、名碑(帖)选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