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韩流滚滚:韩天衡和他的弟子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09519
  • 作      者:
    耿忠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韩流滚滚:韩天衡和他的弟子们》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书,也是一本可以长久流传的书,因为它真实记录了韩门弟子的行迹和风采。“韩流滚滚”,是一个时代对韩门师生的真诚敬意。
展开
作者简介
  耿忠平,别署平顺堂,画家,美术评论家。1962年生于上海,2002年进修于上海中国画院山水画高级研修班。先后师从上海张大卫、王克文、韩天衡、车鹏飞诸先生研习传统山水艺术及美术理论。出版有《世纪中国画金典——耿忠平作品选》、《清风拂雅——扇面书画百帧》(合著)、《坐看云起——书画作品选》(合著)、《笔情墨意——耿忠平山水画选(明信片)》。现为《海派书画》编委、撰稿人,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耿忠平他的主要身份是画家。可他会写文章,于是他是艺术圈里可以或可能更出挑的一个人。他还是韩天衡先生的弟子,于是他有机缘写这部书。韩天衡是中国篆刻史上注定深深镌刻下名字的一个人。中国篆刻史上,除了远古和中古时代不曾留下名字的那些大匠。以明清以来所有的具有旗帜意义的篆刻家计,韩天衡足以排名前五位。同时,作为一个从篆刻出发的艺术家,他的金石锋芒和气概,无往而不胜,无论书画和文采,莫不如此。韩天衡是真正的一代宗师,他的篆刻艺术甚至已经属于和开辟了未来。只有韩天衡,收下了数以百计的弟子。这些弟子,不是泛指的课堂上的学生,而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各怀着一颗艺术的心的、来到韩门的真正愿意立雪期待的弟子。转眼韩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为着中国人视作尊严的印信,为着中国的书画篆刻艺术,韩天衡贡献和依然贡献着他自己,与此同时,他还把他的弟子,带到了篆刻史的章节里。他的弟子是幸运的。那些和篆刻同样有着情分和因缘的他的弟子,在他们最初启程的时候,就看见了旗帜在飞扬。《韩流滚滚:韩天衡和他的弟子们》注定可以长久流传,正是因为它记录了韩门的行迹和神采。
展开
精彩书摘
  当第一次展读董扬兄的绘画作品时,从那简洁凝练的笔致,清新古雅的墨韵中,一股内敛、含蓄的书卷气飘然而来,让人顿生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这也使我想起了他求学崔子范先生的一段有趣的经历。早在1989年秋天,他携一大卷画作和一百个临潼大石榴,专程赴北京拜师,因崔老不在北京而未果。在此后的十多年间,他坚持研习崔老的绘画艺术。后来,他又专程去山东莱西崔子范美术馆研究崔老的作品。在整整七天中,他每天早晨提着干粮和矿泉水进展厅,待到闭馆才回宾馆休息,董扬兄的痴迷感动了工作人员,放心地将展厅钥匙交给他,嘱咐人走时把电和门关了就是。这次虽没有见到崔老,却与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6年他应邀到崔子范美术馆开画展,才见到了崔老,总算了却了一个心愿。 
  董扬兄自上世纪70年代初师从西安名家王子武、张邯先生学习传统书画、篆刻至今,已消磨了他近40年的光阴。多年来,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境中,他固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淡定自若,不追随时风,不媚俗,坚定地在自己选择的传统写意花鸟艺术道路上,寻根问源,一路走来,虽然孤寂,但乐此不疲。他从朱耷、徐渭、石涛,到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来楚生、唐云等名家都一一涉猎,下过苦功。他善于学习,懂得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其间,潜心揣摩,品味艺术真谛。他曾大量研习李苦禅的作品,几可乱真。然而,他并未沾沾自喜,因为,他觉得在笔墨中仍然缺少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调,后又钟情于崔子范的研究。他告诉我,其实,每一次研究对象的转型,都是个人审美情趣不断完善的使然,是在艺术共性中寻找适合表达个性艺术语言的结果。当年,就在徘徊于崔老作品前的几天里,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从董扬兄的作品来看,虽然在风貌上与崔式画风较为接近,举手投足间,又能让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先贤的影子,但在创作中,他却能食古而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不拘陈法,直抒胸臆。无论是笔墨、构图,还是格调、意境,都透射出他个人的审美气质,清晰地表达了其娴熟驾驭笔墨技巧和表述艺术语言的能力,感受到他的艺术语境。 
  董扬兄主张以书入画,其笔墨语言单纯简洁,用笔讲究中锋,笔笔相见,干净利落,洒脱大方,线条浑厚朴茂,富有韧劲而耐读,这得益于他厚实的书法功底。他善用水墨,很少用颜色,即使用也是淡淡的。用墨以淡为主,浓墨相辅,淡墨滋润而有厚度,浓墨透亮彰显光彩。那挥洒笔墨组成的大小块面,通过浓淡、干湿的对比和交错,笔与墨交相辉映,在单纯中显丰富,于随机中得天趣,传达出一种意趣含蓄、宁静悠远的超逸诗境。
  ……
展开
目录
序一:陈鹏举
序二:蔡树农
韩天衡
诗心文胆塑画魂——韩天衡先生绘画艺术浅析
一砚一印总关情——韩天衡先生谈收藏
家是金色的港湾——韩天衡先生谈家居生活
品味胸襟
师者之风——韩天衡先生印象
神畅的境界——读《韩天衡篆刻新作集萃》有感
韩天衡:开创时代艺术新风的大师
师者的魅力
俊才韩回之
刀锋见灵性——回之刻紫砂壶
回之东瀛寻宝记
把玩的境界——记篆刻家童辰翊二三事
感受孙慰祖
宁静自适的快乐——读孙慰祖新著《可斋问印》想到1约
谷甫归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张伟生书画艺术浅析
清气·静气·大气——书法篆刻家吴承斌印象
挥毫泼墨在高潮——书画家何高潮印象
捕捉光与影的诗意——浅谈何冬缘的摄影艺术
古意今韵刀笔间——孙佩荣的篆刻艺术
蹈道朱白 放情笔墨
印痕留岁月——浅谈朱鸿生的篆刻艺术
醇厚笔墨写胸襟——读王丹的书画艺术
传承艺术一段奇——记旅日书法篆刻家黄教奇
铁笔豪情生意趣——漫话黄连萍篆刻艺术
用心的联想——读黄连萍的书法
悠然刀笔觅乐趣——潘文都的书法篆刻
青田初恋——记篆刻家王家洪二三事
拈花拂雪 淡雅人生——李唯的书法篆刻艺术观
金石的诗意——读白廉的篆刻近作
激情的自由绽放
笔墨的智慧——读徐庆华的瓷艺
古典与现代的挥洒之乐——徐庆华书法赏析
线的畅想
心系金石情融铁笔——记书画篆刻家陈华康
印中的美好时光——记篆刻家朱德仁二三事
其乐自得的马景泉
苍然古意真性情——陈建华其人其印
品读张炜羽
雍容自在潇洒大方——浅析张炜羽的楚系简帛书法
意趣灵动本性情——查元康的书法、绘画、篆刻和陶艺
龙翻瀚海波涛壮——读袁龙海的画
浅砚池深墨韵长——读朱晓东的书法
盘山斋里话盘山——书法篆刻家杨永久印象
印外求印话志坚
古意今韵话柴聪
苍古奇逸在清新——何鹏的印象
亦儒亦侠的张寅斌
瑞松草堂话宋俭
方寸世界大千人生——薛春泉和他的篆刻艺术
境生象外——品读沈鼎雍的佛像印
古调一曲唱新腔
好色笔墨——谈夏宇的彩色书法画
夏宇写意
书生本色——读蒋频的书画艺术
一个清醒的画家——沈筱白印象
隐逸楼里的脚步声——读唐和臻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寻觅心境——读刘牧青山水画近作有感
钟楚雄印象
笔歌墨舞入佳境——浅析钟楚雄的书法艺术
自在的挥洒——读胡朝霞的书法和篆刻有感
海上刀郎杨祖柏
郑朝阳印象
情在汉风——江继甚和他的金石缘
追逐一个梦想——书法篆刻家林万华其人其事其艺
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浅谈郑福莉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邂逅刘洪洋
小生唐吉慧
笔墨的语调——读董扬的水墨写意花鸟画
妙境弥漫方寸间——读董扬的篆刻新作有感
师古图新的程迟生
圆通寺里识德武
艺术的力量和责任——书法家张切易其人其艺其事
圆梦二十年——记书法篆刻家叶林心二三事
如兰气自华
顾工印象
挑泉带月归——书法篆刻家缪永舒印象
冷旭不冷——读冷旭的绘画有感
大块文章写叠彩——画家沈舜安印象
志存高远话第勇
写意留云谷
刀客凌云
楚刀亮青峰
书法是一种生活
性情卢俊
顾琴·画印
附录:
欣喜焦墨画格后继有人——观耿忠平山水画展有感
画里画外话忠平
知白守黑 皈依自然——记山水画家耿忠平
笔无定法求多变
《清风拂雅——扇面书画百帧》序
朋友不见面
行至水穷坐看云起
搜尽奇峰落笔端
云开见山呈风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