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式形态构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70007
  • 作      者:
    潘红莲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潘红莲,1973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9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2—2004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班深造。现为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设汁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编辑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第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专用挂图》,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色彩构成》,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式形态构成》六个章节,分别讲述了远古图形、抽象形态、视觉的语言、汉字构成、创新思维、视觉的时空,阐述了“中国式形态构成”的博大精深。以此让读者们了解:事实上,设计并非20世纪的一项创举或发明,而且根本就不是在欧洲产生的,而是恰好产生于中国。
展开
精彩书摘
  四、早期形态构成法则——地毯式与剪影法
  尽管可以认为远古图形几乎就是一部装饰图形史,但岩画的图式却不宜归于图形,美术史研究是将其归于绘画类的。这是因为岩画不具有秩序的风格,或者说缺乏纹样的延续性与重复性。另外,虽然岩画中亦有一些符号或徽章作为单独纹样而存在,但总体而言,岩画具有浓郁的表述情结,叙述历史或申述愿望是其主旨,并非以装饰为目的。故而,岩画艺术的形式问题,主要在绘画的构图与造型方面。
  岩画构图的特点,可以借用一个现成的概念,即“地毯式”画法。苏联科尔宾斯基这样解释古希腊荷马及古风时期陶瓶的风格:“制作这些陶瓶的美术家们,往往把人物、动物或是幻想事物的简略的描绘和纯装饰主题在同一个构图里连接起来,力图填满整个画面,不留空白”。他又说,描绘阿咯琉斯双亲结婚的陶瓶画,图像“是平板的……总的说来,可以作为从‘地毯式’的填满整个陶瓶表面的描绘向比较严谨的构图结构过渡的明显的范例”。可见“地毯式”的特点,就是“填满”或“不留空白”,岩画也是如此。
  在长江中游出土的战国早期漆棺上的绘画,也反映出这一审美要求。经发掘者分析:曾侯乙墓漆棺档的绘画可能有一个大体设计,然后,绘画者根据设计来经营每一部分内容,构图大致对称,形象随手勾勒,在一些不能对称的空白处,绘画者再描绘一些图形去填补,直至铺满画面。
  道一风同的文化艺术现象在东西方并不鲜见,公元前8世纪至前5世纪,东方和西方的绘画都处于繁复的美学趣味的笼罩下。
  倘若以“地毯式”构图检视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之面貌,此判断仍然适用,而且,它作为中国绘画主要构图方式,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岩画的造型,是一种类似民间艺人用剪刀在单色纸上剪出人物的外轮廓,即剪影的造型。阴山、贺兰山等凿刻一类的岩画,沧源、左江等描绘一类的岩画都是如此。故而“剪影法”是岩画的第二大特点。同样,这一特点至战国时期仍有余绪。
  平板剪影法的重要组织法则是:众多图形在地毯式构图中彼此不重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远古图形的诞生
第一节 远古岩画中的生灵
一、强调相貌特质的抽象
二、人面像——神灵偶像
三、繁衍生产——远古人类的主要愿望
四、早期形态构成法则——地毯式与剪影法
五、中国式空间意识——下近上远的布局
第二节 陶器艺术中的装饰纹
一、人面纹及人形纹
二、鱼纹
三、鸟纹
四、“十”字纹
五、自然几何纹
六、彩陶中的中国式形态构成

第二章 抽象形态的心理构成
第一节 抽象形与视觉心理
一、圆形的视觉心理
二、方形的视觉心理
三、三角形的视觉心理
第二节 抽象形与社会文化心理
一、圆形的社会文化心理
二、方形的社会文化心理
三、三角形的社会文化心理
第三节 抽象形态的构成语言
一、构成中的隐喻
二、构成中的比例
三、抽象形态的限制组合
四、抽象形态的概念性解决方案

第三章 视觉的语言、数字、秩序和结构
第一节 点的质感语言
第二节 线的结构语言
第三节 面的数字语言

第四章 汉字构成与设计文化
第一节 汉字的构成——六书
一、象形——天人合一、物我通明
二、指事——标记指物
三、会意——借形寓意、比形象事、合字会意
四、假借一以音表意,衍生新字
五、转注——加注形符。加注声符
六、形声——音义合成以应无穷
第二节 汉字构成法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一、创造有序的汉字符号系统
二、字形的重构
第三节 汉字设计之源与流
一、鸟虫书
二、错金银文字
三、瓦当文字
四、飞帛书、板书
五、印文字
六、剪纸字
七、钱币字
八、喜帖字
九、年画字
第四节 汉字设计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
第一节 人类最本质的特征——思维
第二节 图形创新思维的特征
第三节 图形创意思维的发掘方法
一、思维的切入
二、视角的转换
第四节 图形创新思维训练
一、逆向思维训练
二、反常思维训练
三、发散思维训练

第六章 视觉艺术中的时空隧道
第一节 图形与影像设计中的时空隧道
一、中西方对空间的不同理解
二、时间中的空间
三、图形与影像的空间概念
第二节 参与时空创造的接受者
第三节 从封闭的知识向开放性思考变化
后记
附图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