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辩证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36658
  • 作      者:
    姜耕玉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姜耕玉,生于江南东坝镇,长于盐城。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红楼艺境探奇》、《艺术的位置与创造》、《汉语智慧:新诗形式批评》以及诗集《我那一片月影》、《雪亮的风》等。并发表电影剧本、中短篇小说10余篇(部)。新诗作品《渔舟唱晚》被选入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凭借深厚的艺术理论素养和多年的创作经验,从深入考察中国文化背景、哲学渊源及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进行对古代艺术辩证法资源的开发的现代阐释,发掘其特点和优势,彰显其原创的中国元素,建构了关于经验方法的艺术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全书理论思辨依赖于实证,理论发现依赖于悟性。艺术分析涉及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文学、戏剧、园林、建筑等各门艺术实践,凸现艺术之精要、之妙谛。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原创性强。《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不仅可作为艺术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文科类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还可以作为专业教师和艺术研究者的参考书,也是受艺术创作者与广大艺术爱好者喜欢的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传神之难在目,传神之要诀亦在目。《世说新语·巧艺》记载了一则故事:“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另有一则传说,唐五代著名画家张僧繇为金陵安乐寺绘四条白龙,未点目睛。人问其故,他答道:“点睛恐飞去。”人以为妄,固请点睛。才点二龙,就雷电破壁,乘风腾飞而去,留下未曾点睛的二龙。传说未免离奇,却颇能反映张僧繇高超的点睛本领而使画达到生气传神的不凡境地,也生动说明了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法。“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种“画眼睛”法,已成为古今艺术刻画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的代称,堪称传神写照之妙诀。清代方东树甚至提出:“凡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精神者,气之华也。”⑨明代陆时雍说:“精神聚而色泽生,此非雕琢之所能为也。精神道宝,闪闪著地,文之至也。”将传神理解为画眼睛、显精神,无疑是对“气韵生动”的拓展。古人所谓“画鬼怪易,画人物难”,就是因为人最平凡常见,为人世间共同目睹,不易得其神似。然而,只要熟悉生活,深人体验所表现的人物,还是能够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在精神,得以“传神写照”。即如在表演艺术中,张继青扮演《栏柯山·痴梦》中的崔氏时,以笑代哭的创造性表演将从梦中醒来的崔氏的幻灭感和失神落魄的情态,表现得很充分,很有深度。成功的艺术表演,往往其表情即表神,形态即神态。同样,景物也有神。诗画之妙,全以先天神运,不在后天迹象。如王龙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前两句便全是笛声之神。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咏雪之妙全在上句,不言雪而全是雪声之神。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起句便全是劝酒之神,不待“吴姬劝酒”句。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抽象思辨的科学方法与直觉感悟的经验方法
第二节 直觉经验的艺术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艺术辩证法的经验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第二章 中国智慧形式的特性与古老母题
第一节 实践的智性、实用理性与主体悟性
第二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一:阴阳之道
第三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二:有无之境
第四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三:言(象)意之表
第五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四:抑扬之法

第三章 相反相成的艺术生成系统
第一节 艺术联系的生态整体:“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
第二节 艺术的潜能与转化:“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第三节 艺术的非存在与存在: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第四章 艺术体验中的”物我同一“:互反的同化
第一节 虚静或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最高体验境界
第二节 神遇一物化:艺术感悟或心物感应的层次
第三节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心物交融的深度

第五章 艺术形象创造:“一”的离异与合一、孕生与增值
第一节 “一”的形而上的底蕴
第二节 “一乃文之真宰”--万取一收 以少总多
第三节 “一”的发现:生中求熟 熟中见新
第四节 “一”的发掘:因小见大 工细亦阔大
第五节 一则杂而不乱 杂则一而能多
第六节 “化一而成絪组”

第六章 中国艺术创造的极致:“三圆”景观
第一节 悟觉圆:深邃的创造性直觉方式
第二节 落笔圆:融通流转的自然运化之功
第三节 意境圆:虚实相生、返虚入浑的创化形态

第七章 外形内视:纹质形神 庄谐 美丑
第一节 外形内视之一:“文附质”“质待文”
第二节 外形内视之二:以形写神 离形得似
第三节 外形内视之三:寓真于诞 谐中见庄
第四节 外形内视之四:丑中见美 美藏于丑

第八章 情境创造:繁简深显动静冷热
第一节 笔减而意繁
第二节 秘响旁通 深入浅出
第三节 以静显动 动中显静
第四节 冷热相济 乐景写哀

第九章 虚幻空间或灵境的创造:超越与真实
第一节 似幻似真 幻中有真
第二节 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第三节 有限中见无限 瞬间即永恒

第十章 叙事与节奏:奇正 悲喜 起伏
第十一章 物质形式结构:对比效果与和谐的深度
第十二章 技巧或风格:炉火纯青、归真返朴的境界
附录一 心情魔态几千般
附录二 一声也而两歌 一手也而二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