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日: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巳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日:“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日,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日,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官,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今译】
答道:“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把天下给与他。[正如]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的职位给与他一样。从前,尧将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用行动和工作来表示罢了。”
问道:“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也接受了,这是怎样的呢?”
答道:“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便是天接受了;叫他主持工作,工作搞得很好,百姓很满意他,这便是百姓接受了。天授与他,百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舜帮助尧治理天下,一共二十八年,这不是某一人的意志所能做到的,而是天意。尧死了,三年之丧完毕,舜为着要使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自己便逃避到南河的南边去。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打官司的,也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到首都,坐了朝廷。如果自己居住于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给自己],这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了。【原文】《泰誓》日:‘天视自我民视,天昕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9.6万章问日:“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日:‘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日:‘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
【今译】
《太誓》说过:‘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百姓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正是这个意思。”
9.6万章问道:“有人说:‘到禹的时候,道德就衰微了,天下不传给贤德的人,却传给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话吗?”
孟子答道:“没有,不是这样的。天要授与贤德的人,便授与贤德的人;天要授与君主的儿子,便授与君主的儿子。从前,舜把禹推荐给天,十七年之后,舜死了,三年之丧完毕,禹为着要让位给舜的儿子,便躲避到阳城去。可是,天下的百姓跟随禹,正好像尧死了以后,他们不跟随尧的儿子却跟随舜一样。禹把益荐给天,七年之后,禹死了,三年之丧完毕,益又为着让位给禹的儿子,便躲到箕山之北去。当时,朝见天子的人、打官司的人都不去益那里,而去启那里,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呀。’歌颂的人也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呀!”尧的儿子丹朱不好,舜的儿子也不好。而且,舜辅助尧,禹辅助舜,经历的年岁多,对百姓施与恩泽的时间长。[启和益就不同。]启很贤明,能够认真地继承禹的传统。益辅助禹,经历的年岁少,对百姓施与恩泽的时间短。舜、禹、益之间相距时间的长短,以及他们儿子的好坏,都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没有人叫他这样做,而竟做了的,便是天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