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语法学界基本上把语气看成句子的功能分类,即把语气分成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四大类。但对于什么是语气,却并没有明确的解释。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汉语语气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是胡明扬、贺阳、齐沪扬等的论文与论著。这个时期是语气系统研究的深入期。关于汉语的语气系统,胡明扬(1981)作了初步的归纳,他把语气分为表情语气、表态语气和表意语气三类。表情语气是由周围的事物或对方的说话内容引起的某种感情,包括赞叹、惊讶、诧异、不满等;表态语气是对自己的说话内容的态度,包括肯定、不肯定、强调、委婉等;表意语气是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包括祈求、命令、提问、追诘、呼唤、应诺等。可以发现,胡明扬的语气系统实际上整合了40年代三大家对语气的不同观点,语气指向说话者的情绪、说话内容和交际对象(亦即交际目的),但是,他对语气三大子系统内部的分类随意性较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上述三大部分得以整合为一体的内在联系及各子系统分类的标准尚不是非常明确。实际上,该文的研究还带有早期语气研究中以词类研究带动语气研究的色彩。顾名思义,其研究重点在语气助词和语调,对其他语气表达方式没有作系统研究。
1992年,贺阳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一文,对现代汉语书面语语气系统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他对语气的定义是: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中命题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既可以是说话人表达命题的目的,也可以是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评价或与命题有关的情感等。从形式上看,语气是通过封闭的语法形式加以表现的。他将汉语语气分成功能语气、评判语气、情感语气等三层次十三大类。显然,贺阳发现了联系各层次语气的关键因素是“说话者……的主观意识”,因之,其语气系统及分类就较前科学得多。贺阳不仅对语气作了系统的分类和界定,而且根据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初步确定了现代汉语语气的书面形式标记。贺阳的工作在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构建和形式验证等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当然,有些方面如具体分类等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