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刘世儒合著了《汉语语法教材》等语法著作,其“句本位”的语法思想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他们说: “从造句讲到用词,拿句法来控制词类。” (《汉语语法教材》第一编,商务印书馆1957年,P6)“什么是位?就是实体词(名、代、名词化的动、形和语句)在句中的一定位置。位要结合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来说的。”(同上,P455)对于词类的区分,还是五类九品,名目和《新著国语法文法》的一样(详见《汉语语法教材》第二编(一)词类)。
黎锦熙于20世纪20年代曾说:“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50年代对此作了修正说:“依句辨品”是对的;但又说“离句无品”则是不正确的。并解释说:“所谓‘依句“辨”品’,只能说为依照句法来对词类更加明‘辨’,不能说‘依句“分”品’,所以饶上的这句‘离句无品’是非常不正确的。” (《黎锦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233)对自己在语法思想中词的分类做了批判,纠正了自己认为的汉语离开句子没有词类的看法。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1951年《今序》中,也对图解法作了批评与改正:“三十年间同学朋友们所用过这书的,往往又说大规模的图解练习,准备太费时,问题多;其实,问题大都在琐细的部分……因此,1950年把简捷的‘读书校记法(加线法)’提出来,代替完全的图解法,作为初步地和重点地练习语法基本规律的有效武器,想纠正过去一起首就流于琐细的缺点。”
黎锦熙对自己有些地方滥套西洋文法也有所认识:“《新著国语文法》的英文法面貌颇浓厚,颇狰狞。”(《今序》,1951)对“‘深山有老猿藏着’这句话中的‘有’字又怎样呢?只看末后两例,便可断定他应属于何种词类。他乃是‘领起主语’的一种‘冠词( Article)性的形容词’:恰相当于英文的A或some,any;而表示否定的‘没有’(或‘无’),就相当于英文中作形容词用的no了” (P51),这连他自己也承认是“滥套英文法的典型例子”(P51)。
第五节 吕叔湘的语法思想
一、生平
吕叔湘(1904.12.24-1998.4.9)江苏丹阳县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先后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等校任教。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深造。1938年回国后先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8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并兼任《中国语文》杂志编委、主编以及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曾任语文出版社第一任社长。1952年至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1975年、1978年连续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美国《中国语言学报》副主编、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