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歇后语
这里所说的歇后语,是狭义的歇后语,即是“说完了前半截的譬喻,稍微歇一歇再说出解释部分”,由“譬”和“解”构成的,上截是“譬”,下截是“解”的这一种。
歇后语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唐宋时代就有“钝刀切物——不快意”、“大斧伤人手摩沙——不济事”、“贼被狗咬——说不得”等譬喻。明清小说中的歇后语就更多了,如“春凳折了靠背儿——没有倚了”(《金瓶梅》第六十回),“枯树盘根——动不得了”(《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仓老鼠向老鸦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在现代汉语中,歇后语就更丰富了,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外甥打灯笼——照旧”,“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等等。普通话有歇后语,各地方言中也有自己的歇后语。由于歇后语中一大部分是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段造成的,各地的方言语音差别又颇大,特别是南方的闽南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因为歇后语的口语色彩很浓厚,方言中的口语词又往往与普通话词有一定距离,所以方言里的歇后语具有浓郁的方言气息,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举几个潮汕话的歇后语例子,我想,不懂潮汕话的人是难以理解的。如:“东司头照小影——臭相”,“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秀才读弦诗——渌渌淖(六六尺)”,“棺材底猫鼠——除死人”。
方言里的歇后语,是方言区域里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种结晶。在方言歇后语中,不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还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在方言文学或口语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能使作品或演讲更加生动、活泼,既有形象性,又有艺术性。因此,和方言的其他方面一样,方言的歇后语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