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五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9869
  • 作      者:
    中国语言学会《中国语言学报》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语言学报(第15期)》发表的各篇均为中国语言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呼和浩特2010)论文。
展开
精彩书摘
    更应指出的是,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各种组合形式,其词序大多是相当稳定的。例如“谓何”不作“何谓”(先秦虽有“何谓”这种动宾式,但其意义与“谓何”有异,详下),“为谁”不作“谁为”,“云何”不作“何云”,“无何”不作“何无”,“‘于(於)何”不作“何于(於)”,“于以”不作“以于”,“於谁”不作“谁於”。‘其中“为谁”‘‘云何”“於何”等还一直为后人所沿用(“无何”汉以后也有用例)。马建忠(1898:77)说:“惟‘何’字为‘於’字司词,间置於后。”这里马氏说“惟”、说“间置於后”,显然不确,而且其所举例为韩愈《送温处士序》“小子后生,於何考德而问业焉”,也嫌太晚。马氏还分析了“何”后置于“於”的原因:“若然者,以‘何’字指人故也。指地,则‘於何’二字,概以‘焉’字代之。”从前文所举《诗经》《墨子》和《荀子》的例句(例(12)一(16))来看,马氏的这个分析是不准确的,因为7个例子中,后5个都明显不是指人的,前两个也不一定指人。
    只有“自何”也说“何自”,我们在《墨子》的《尚贤中》和《兼爱上》中共发现3例,但《尚贤中》“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一例,“自”还有可能是副词。而不是介词。
    由此可见,一定的动、介词与一定的疑问代词组合,其词序大体是有定的。就像“何”与“以”组合只说“何以”、“恶”与“乎”组合只说“恶乎”一样,本文所论的各种组合形式,一般都是只有动、介词在前,疑问代词在后这一种词序的。这说明,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现象在先秦虽不普遍,但并非“偶然”,并非可此可彼,而是受一定规律制约的。石毓智、徐杰(2001:457)“根据疑问代词(按:似应加宾语二字)后置的规律性”(按:即前文所引三种情况)推测:疑问代词(宾语)居于动词后的现象是其无标记的用法,而其前移则是一种焦点表示方法,并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疑问代词前移除前述三种“特殊情况外具有强制性”。实际上我们看到,疑问代词宾语的后置也应是具有某种强制性的。
    (二)后置与动词的意义相关
    前文提到,先秦除有动宾式“谓何”外,也有动宾式“何谓”。为了搞清这两种形式的区别,我们对先秦典籍中的“何谓”进行了调查统计,共找到动宾式“何谓”44例(《周易》6,《左传》3,《国语》3,《论语》6,《墨子》2,《孟子》4,《庄子》12,《韩非子》3,《吕氏春秋》5)。如:
    (22)初九日“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逐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周易·乾卦·文言》)
    (23)公曰:“尔有母遗,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
展开
目录
相同语音范畴类型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方言趋同与杭州话的“柯因内语”性质
汉语“褒贬同词”现象研究兼与英语对比
句子副词的跨语言考察以“也许”为例
蒙古语非词首音节短元音声学分析
蒙古族人名的汉字音译转写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八思巴字标记蒙古语元音的结构方式
太谷方言阳声韵的演变
关于先秦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区分
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现象探析
“V在了N”等格式历时考察
从认知图景看容器类复合词语的构成
关于词义的再认识基于语义语法接口的词义观
树库的隐含信息
“黄孝片”方言的指示叹词
普通话里表时间的“名/动/小句+前/后”在河北方言中的对应表达方式
河南汝南话里的几个助动词
说应答词“没事(儿)”
敦煌《藏汉对照词语》记录的唐五代虚词语音变化
宋代韵书史及相关历史问题考论
《永乐大典》所引孙强增字《玉篇》辑考
“压酒”、“灰酒”诂训
纳西东巴文账簿研究述要
威廉·琼斯:生平、业绩和影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