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汉语言与语言教学的认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003502
  • 作      者:
    刘芬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刘芬,1974年出生,湖南邵阳人,副教授,英语语言学博士生。邵阳学院魏源国际学院副院长,2010年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先后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在《外国语》、《外国语文》等外语和中文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基于对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范畴化、概念整合和构式语法等理论的思考与研究,对选贤成果的吸收与借鉴,遵循“现实一认知一语言”的研究原则,《英汉语言与语言教学的认知研究》探讨了英汉语言现象背后存在的现实基础和认知理据。此外,在对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及具体英汉语言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组块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英汉语言与语言教学的认知研究》还对英汉语言教学的方式和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英汉语言与语言教学的认知研究》将语言学和语言学习的前沿理论应用于系统的语言及语言教学研究之中,既有理论上的反思和探讨,又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分析,对于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3.2.2  类属空间及映射的特点和功能
  概念整合是人类理解和生成语言的重要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网络较好地揭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语义元素合成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我们认为,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新的概念,其中,已有概念,即输入空间所提供的基本元素,是结构或意义整合的原材料,新概念所具有出的新颖的意义元素并非直接来自输入空间,而是经由抽象了的类属空间,在人类认知包括隐喻、想象和创新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人类的体验和经验、百科知识、具体语境都参与了新空间的建构以及信息的重组整合。类属空间,作为输入空间信息或元素的连接点,和合成空间构成直接映射。类属空间具有抽象的类概念框架和内容,合成空间是类属空间中类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类属空间担任了新概念成形的孵化器角色。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是基于体验的,而类属空间与合成空间的映射是人类认知对体验的无意识加工处理的结果。正如人类对信息的处理一样,概念的合成也经过了“现实一认知一语言”的过程: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感知;形成抽象的意象图式和类概念框架;概念和范畴化;选择具体的结构和词汇表征出来。在概念整合网络中,除了输入空间向类属和合成空间投射外,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是从体验到认知,再从认知到语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类属空间的抽象意义和结构元素映射到合成空间,是认知对抽象类概念的具体化,也是语言成形的直接动因。张辉和范瑞萍(2008)认为跨空间的映现利用了输入空间中共享的抽象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或者发展了额外的共享抽象结构,而这种共享抽象结构就包含在类属空间之中。类属空间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空间,输入空间的交汇点,反映各输入空间共有的角色、框架和图式(白解红,009:26)。换句话说,类属空间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输入空间部分结构和元素向合成空间投射的必由之路,它利用已有元素和结构,经过筛选和加工,孕育了新的概念。而合成空间是类属空间的具体化,是创新内容的临时容器,也是完成意义建构并形成新概念的场所。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部分 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
第1章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及语言观
1.1 引言
1.2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1.3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
1.4 结语
第2章 范畴化理论
2.1 引言
2.2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2.3 向经典范畴理论的挑战
2.4 原型理论的内涵
2.5 结语
第3章 概念整合理论
3.1 引言
3.2 概念整合的工作机制
3.3 语言中的概念整合
3.4 概念整合与创新活动
3.5 结语
第4章 语言构式及其意义
4.1 引言
4.2 语言构式的定义及内涵
4.3 语言构式及其意义的生成
4.4 语言构式及其意义的典型特征
4.5 结语

第2部分 英汉语言的认知研究
第5章 英汉非原型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5.1 引言
5.2 英汉被动句的分类
5.3 英汉被动句的非范畴化分析
5.4 英汉被动句非范畴化的动态识解
5.5 结语
第6章 英汉非原型被动句的生成
6.1 引言
6.2 构式意义的压制
6.3 非原型被动句的类型
6.4 非原型被动句生成的构式压制
6.5 结语
第7章 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
7.1 引言
7.2 理论基础
7.3 英汉中动构式的基本特征
7.4 中动构式的认知发生机制
7.5 结语
第8章 英语被动句的图形一背景分析
8.1 引言
8.2 图形一背景研究回顾
8.3 图形一背景与被动句的焦点凸显功能
8.4 结语
第9章 动词-ed结构的非范畴化
9.1 引言
9.2 理论基础
9.3 动词-ed结构的非范畴化特征
9.4 其他词类-ed结构的发展动因
9.5 结语

第3部分 语言教学的认知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