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六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08943
  • 作      者:
    臧克和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文字研究(第16辑)》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集中反映了海内外学人中国文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该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了一个及时发布学术信息、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并以此推动中国文字本体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内容包括文字理论研究、商周金文研究、古文字综合研究、中古汉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体,而汉语的音节数量有限,口语中存在大量同音词。汉字构形因义而设,所以字形数量比音节数量多得多,口语同音词可有效地在书面上得到有效区分。汉字以形别义区分同音词的功能人所共知,无需多说。因字形的孳乳分化而导致词的分化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无论传统语言文字学著作,还是现代语言学论著也多有论及。因字形的孳乳分化而导致词的分化的最典型实例是用不同的字形分化词的本义与假借义或本义与引申义,如“莫”与“暮”,“其”与“箕”,“取”与“娶”,“支”、“枝”与“肢”等。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文字一旦分化,即使语音不变,使用汉字的人通常就会因字形的不同,把本源字和孳乳字,当成两个各自独立的字,而在词汇学里也就被当做两个同音词。”①这种状况在以单音词为主体的上古汉语词的分化中尤为常见,“由于汉语音节的数量有限,词的派生便自然而然地以造字作为一种手段,即字变成为造词的一种标志。”②一组异体字,本来记录功能完全相同,但因书写形式不同,人们往往视为不同的字,在发展过程中分化其功能,使其成为记录不同词或语素的字,从而产生不同的词或语素。这也是汉字分化固化词语的表现。例如,《说文》:“氛,祥气也。从气,分声。雾,氛或从雨。”据《说文》可知,“氛”、“雾”本为异体字。由于两字意符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使其分工,仍用“氛”表示“祥气”或泛指“气”,用“雾”表示“雾气”,久而久之,“氛”、“雾”分化为记录功能不同的字,语言上也就分化为不同的词或语素。还有更复杂的情况,甲乙二字本来就是记录功能不同的字,但因读音相同,经常用来记录同一个词汇单位,成了记词功能相同的异体字,然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二字又重新分工,各司其职,记录不同的词。例如,“倡,乐也。”颜师古《急就篇注》:“倡,乐人也。”《说文》:“唱,导也。”据此可知,“倡”、“唱”二字本来记录不同的词。段玉裁《说文注》:“倡,……古多以倡为之。”这又说明,“倡”、“唱”曾成为记词功能相同的异体字。现如今,“倡”、“唱”又是不同的词或语素。
    由于汉字同音字多,或由于附会,常造成书写时误书,从而形成了某些词的异形,而这种异形又往往流传开来,时间久了就会得到认同,甚至有人会视为不同的词。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只收“喉结”,不收“喉节”。“喉结”理据鲜明,“喉节”理据不明显,或者有附会的理据。从实际应用看,“喉结”和“喉节”都有使用,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中“喉结”的词频是70,“喉节”的词频是16。从具体用例看,“喉节”与“喉结”音义完全相同,起初很可能是误书“喉结”为“喉节”,但“喉节”在一些名家作品中也有出现。如:
    (1)就是他么?那是高撑着两根颧骨,一个瘦削的鼻头,两只大廓落落的眼睛,而又满头乱发,一部灰黄的络腮胡子,喉节就像小拳头似的突出来;——这简直七分像鬼呢!(茅盾《秋收》)
    (2)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阿城《棋王》)
    (3)他抽动了一下喉节,嚅动着嘴唇,像是在做唱前的准备工作。(迟子建《原野上的羊群》)
    (4)马锐竭力忍着泪水,小小的喉节咕噜着上下滚动。(王朔《我是你爸爸》)
    (5)短短几个月,得屋长高了半个头,下巴上冒出了胡茬,喉节象锥子一样刺出来。(池莉《你是一条河》)如果着眼于实际应用,从约定俗成的观点,可以把“喉节”视为“喉结”的异形,以“喉结”为规范词形。
    ……
展开
目录
古文字研究
关于金文“眉寿”之“眉”的说明
戴家祥先生在津古文字研究述评
释王子姪鼎铭中的“致”
中觯“于庚”意义探索
——基于语义搭配的统计分析
子璋钟释文及定名问题重议
读《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第一册)札记
山东所出公殴豆“毁”字及相关问题研究
为“曰”字避复草写说
甲骨文合文与战国文字合文比较分析
甲骨卜辞“往于田”与“往田”辞例中“田”的词性
释跟“丩”有关诸字
甲骨文字释读札记两篇
包山简文字考释四则
上博楚简《孔子见季桓子》字词考释
说楚文字中的“薦”与“虞”
《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研究综述

碑刻与传统语言文字研究
“羲一茀一义”使用及年代问题
“擒”、“赚”二字音义考
《通俗编》错讹衍脱校订记
中古石刻文献中“义”宇形体辨析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释文校补
“法”字古文音释
——谈鱼通转例说之五
古汉语主谓倒装句谓语构成情况探察
关于《说文解字》叙和《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书体名称

语言文字规范和应用研究
试论汉字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论文字的单位
文字与构字偏旁发展的不一致性与文字理据的丧失
——以夕月肉偏旁的演变为例
“笑”字源起辨析

少数民族文字研究
一组记录时间词的东巴文字简析
我们将会更加了解东巴文字
巴克《么些研究》所收东巴文字的初步研究
方块壮字与喃字发展的比较

域外汉字研究
朝鲜时代字书《第五游》所反映的释字特征
《训蒙字会》俗称研究

基地重大课题成果选介
《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的研制、体例及功能
《两周出土文献语义词典》的编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