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表达功用看,它们都是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态的典型量标记,其作用就是对客观量进行减量的主观评价,是一种认识情态。“不”、“没”已经由语义真值的否定转向对整个事件所占时间和数量的主观性弱化评价。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说话人心中的背景知识和认知模式。当说话人认为某个情况的发生要比预期的时间或数量来得快、来得少,或来得早,来得小时,就会在该时量或度量词语前面添上一个主观减量标记“没”或“不”。张先生把“没”、“不”称为主观减量标记,这与我们称作“主观小量”标记的内涵是一致的。
张先生考察了“没”、“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指出:“没”、“不”可以标记各类概数词语;出现减量标记“没”、“不”的句子,相关的时量或度量几乎都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出乎意料的、不合常理的情况;一般用于表达已然事件和实然命题的句子。
主观小量标记“没”、“不”到底在何时形成的呢?张先生认为大约在元末明初形成的,这一结论是正确的。据我们详细调查,主观小量标记“不”在元末明初确已产生,但用例不多,明中叶以后用例就多了起来。从使用范围来看,主要用于概数词语、不定量词和不定时间词,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时间量,其次是物量或空间量等。
张先生对主观小量标记“没”、“不”的主观化过程语焉不详,我们尝试对其语法化过程中的主观化作简要分析。
(一)主观小量标记“不”的形成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否定副词“不”一般用于主观意愿的否定。当“不”与“过”、“出”、“逾”、“及”、“满”、“足”等构成动词性词组,对其后的数量短语进行否定时,不但可以传递差等否定(不超过某数量范围)的客观信息,同时在一定的语境中,由于说话者主观倾向的介入,还可以传递时间短、数量小的主观信息。这是“不”形成主观小量标记的第一步。
随着“不”的主观性增强,“不”可以直接修饰时间名词或者数量短语。例如“不”与“日”组合成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不日”,早在《诗经》中就见用例,后世沿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