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 /><br />序<br /><br />Abstract<br /><br />第1章 汉字的起源<br /><br />1.1 结绳说<br /><br />1.2 契刻说<br /><br />1.3 神创说<br /><br />1.4 图画说<br /><br />1.5 相关链接:古埃及文字的发现<br /><br />第2章 汉字的特点<br /><br />2.1 汉字记录汉语单音节语素<br /><br />2.2 汉字是方块的、平面型的、结构匀称的文字<br /><br />2.3 汉字的形与音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理据<br /><br />2.4 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br /><br />2.5 相关思考:古汉字与其他古典文字的比较<br /><br />第3章 汉字的结构<br /><br />3.1 指事<br /><br />3.2 象形<br /><br />3.3 会意<br /><br />3.4 形声<br /><br />3.5 相关思考:形声字、会意字是否界限分明<br /><br />第4章 汉字的载体与书写形式<br /><br />4.1 甲骨文与人性祭祀文化<br /><br />4.2 金文与商周礼器文化<br /><br />4.3 简帛文与汉语词汇文化<br /><br />4.4 草书、行书、楷书<br /><br />4.5 汉字载体的演变与汉字的书写工具<br /><br />4.6 相关思考:贾湖遗址刻符、模范<br /><br />第5章 汉语汉字的历史传播<br /><br />5.1 概述<br /><br />5.2 越南<br /><br />5.3 朝鲜<br /><br />5.4 日本<br /><br />5.5 相关思考:汉字长寿的秘诀<br /><br />第6章 汉语的起源和形成<br /><br />6.1 “汉语”的得名<br /><br />6.2 汉语的前身――华夏语<br /><br />6.3 从华夏语到汉语的蜕变<br /><br />第7章 汉语的流变<br /><br />7.1 汉语的南北分化<br /><br />7.2 汉语的南方方言<br /><br />第8章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演变<br /><br />8.1 汉民族最早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br /><br />8.2 “雅言”的南北分裂<br /><br />8.3 北京话:现代汉语的标准音<br /><br />第9章 汉语的象征功能<br /><br />9.1 汉语的象征性<br /><br />9.2 汉语言文学运用与人际关系的象征<br /><br />第10章 汉语的取象思维<br /><br />10.1 自创洋泾浜英语词,并最终回到常用汉语词<br /><br />10.2 将外语词译为加前缀式合成词,再谐音取象或比喻取象造词<br /><br />10.3 尽量使用汉语词根语素,将外语词译为加后缀式合成词<br /><br />10.4 大量吸收字母词,但总保有一定数量的“字母+汉字”式<br /><br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