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接触语言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2778
  • 作      者:
    张兴权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内第一部以“接触语言学”为书名的理论性著作,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外语言学家关于语言接触的有关理论。阐述了“接触语言学”的概念、定义、研究范围和意义、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接触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选用中外多种语言资料,结合作者实地调查的第一手材料,探讨了国内外一些语言的接触和嬗变情况。对目前语言接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见解,对术语的使用及定义等提出具体的规范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国语言学家列哈依斯特(Ilse Lehiste)于1988年出版了《语言接触讲义》一书。此书是作者根据1973年至1984年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讲课内容编写的。书里包括有关语言接触的各种概念和论述,如:语言干扰、语言密切关系(语言联盟)、作为语言变化原因的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语言接触和语言趋同、语言结构比较方法、双语个人和双语群体等。作者在序言里提到瓦茵莱赫和豪根在语言接触研究领域里做出的开拓性工作,并说如果在这本著作开头部分因疏忽而不指出他们俩的功绩,这必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行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珀普拉克(Shana Poplack)发表了题为《变异理论和语言接触》(1993)的论文。她论述了基于变异理论的语言接触内容。她以语码转换理论为中心,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双语群体的双语使用模式、语言转用和语言死亡等现象。她把语言接触现象基本上分作以下几种:语码转换、词汇借用、不完全的第二语言习得、干扰、语法融合、语体简化、语言死亡。长期在英国执教的美国语言学家苏赞·罗美茵于1989年出版《双语》,于1994年出版《社会中的语言》。作者在后一部著作中,从广义的语言接触理论角度,运用在苏格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夏威夷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时所收集到的丰富的语料,分别论述了双语兼用、多语兼用、双言并用、语言转用、语言转换、语言维持、语言干扰、语言死亡、皮钦语与克里奥耳语等一系列问题。
    1987年在日本出版的社会语言学刊物《言语生活》第429期,登载了由著名语言学家德川宗贤等4人座谈“各种各样的语言接触”现象的内容,谈到了语言接触和方言接触问题,也提到了各种语言中的借词、双语、语言转用、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等问题,并认为一种语言起码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因而没有所谓纯粹的语言。日本语言学家西光义弘在日本语言学会第100次纪念大会上做了题为《语言接触类型》的演讲,此演讲稿发表在日本语言学会机关刊物《语言研究》第98期(1990)上。西光义弘在这篇文章中,首先给语言接触下了定义,并从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和语言原因等角度对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兼用、语言转用、语言混合、语言趋同和语言联盟、语言维持、中间语言和贸易语等现象做了详尽的阐释。他在叙述皮钦语例子时举了“二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地区所使甩的日语和汉语的中间语言情况,并特地指出了语言接触不仅要研究不同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而且应该研究语言接触对不同民族语使用者的话语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语言接触和接触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接触概述
第二节 语言接触定义

第二章 接触语言学的先行理论
第一节 洪堡特的论述
第二节 施莱赫尔的论述
第三节 舒哈特的论述
第四节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的论述
第五节 保罗的论述
第六节 房德里耶斯的论述
第七节 谢尔巴的论述
第八节 萨丕尔的论述
第九节 布龙菲尔德的论述
第十节 波利瓦诺夫的论述
第十一节 特鲁别茨科依和雅可布森的论述
第十二节 帕默尔的论述
第十三节 新村出的论述
第十四节 张世禄的论述
第十五节 罗常培的论述

第三章 接触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国外语言学家的论述
一、瓦茵莱赫的论述
二、豪根的论述
三、费希曼的论述
四、赵元任的论述
五、李方桂的论述
六、罗简兹维格的论述
七、维列夏金的论述
八、其他语言学家的论述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家的论述
一、严学窘的论述
二、高名凯的论述
三、傅懋勣的论述
四、马学良的论述
五、喻世长的论述
六、其他语言学家的论述

第四章 接触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接触语言学的生成和发展
第二节 接触语言学的概念和定义
第三节 研究接触语言学的意义

第五章 接触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第一节 语言成分借用
一、词语借用概述
1.外来词、外国语和借词
2.原语和源语
3.借词和混种词
4.字母词语
5.所谓借形词
二、词语借用过程和结果
1.源自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诃
2.源自俄语的外来词  
3.源自英语的外来词 
4.外来词的地区变异 
5.外来词的国际变异  
6.东北亚三种语言外来词对比
三、其他语言要素的借用
1.语义的借用
……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