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3636
  • 作      者:
    杨世勇,钱光鉴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随着世界举重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愈加激烈,体能已经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和研究发展举重运动员体能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寻求体能训练的最佳理论模式与途径,使体能训练系统化、最优化和日趋科学化,是现代举重训练的重要目标。《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举重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的协调发展等共8章内容,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国内外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构建了举重运动员体能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出了最佳途径与理论模式。《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构思新颖、严谨,文字生动流畅,不仅可供举重教练员指导运动员体能训练应用,而且可供其他运动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学校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以及部队和武警官兵进行体能训练时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杨世勇,男,成都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青年联合会)会员,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学术技术骨干,第五届中国举重协会委员、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举重联合会A级裁判员。先后撰写并出版《体能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论》、《体育科研方法概论》等著作28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承担10余项研究课题,先后20次获国家级、省部级、院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等。2002~200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派任马来西亚PERAK举重教练。论文先后入选并参加了2000年、2004年奥运会科学大会,1996年被推选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
  
  钱光鉴,男,1984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国际举重联合会A级裁判员,先后任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现政法司)干部,运动竞赛四司举重处处长,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举重部部长,亚洲举重联合会统计委员会主席和技术委员会委员。1996~2003年任中国举重协会秘书长,2003年被推选为中国摔跤协会秘书长。2002~2006年5月任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摔跤部部长,2006年至今任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举重部部长,中国举重协会秘书长。先后主持撰写并出版《中国举重史》、《亚洲举重史》、《举重手册》、《举重经典手册》、《力量防伤术》等著作多部,发表了大量论文、文章,具体负责并承担多项国家体育总局研究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而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活动能力,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训练过程。现代竞技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断发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潜力,以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上百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集中归纳为7个方面,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其中体能就占了上述七个因素的三个方面。因此,作为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体能发展水平,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举重属于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体能水平在竞技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随着世界举重水平的不断提高,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使得举重比赛的竞争愈加激烈,对运动员的体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成为决定举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中国举重队从1984年-2008年已先后参加第23至第29届夏季奥运会,并荣获24枚金牌、11枚银牌、8枚铜牌,创造了辉煌成就。其中有大量成功经验需要总结,也有体能训练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和国际举重界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但对体能训练有关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尚待升华,因此,研究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对于指导科学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是借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建设期专项资助项目,将作者多年来从事举重管理、科研、教学、训练,体能训练以及主持和承担的多项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研究后完成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低:是指采用下蹲与放宽握距等方法,缩短杠铃在某些阶段的上升距离,以举起更大的重量。
  协调:是指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大小和用力位置不同,在不同时机有节奏地用力和在同时机集中用力。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举重项目的特点决定了举重比赛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仅凭力量和技术,如果在大赛中心态不稳也不能取得好成绩,举重比赛的试举要在瞬间完成,在数秒内立判成败,负荷极大。动作过程中几乎无法纠正错误。在比赛气氛的压力下,运动员需要集中全部精力,动员最大力量顽强拼搏,同时又需要具有清醒感觉(重量感、时空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准确完成动作,获得试举成功。举重比赛所需要的这种强烈的好胜冲动和冷静的控制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举重独特的心理素质。
  举重是一种挑战自我的运动项目,在举重台上运动员必须单独面对沉重的杠铃、强劲的对手以及观众群,有些运动员还必须承受取得好成绩的压力。所以心理素质对于举重运动员而言十分重要。
  (四)其他因素
  1.试举成功率
  比赛中成功率的情况很大程度决定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程度。比赛只有“三把”机会,如何把握住这“三把”,使其反映训练水平,取得最佳运动成绩,关键在于成功率。成功率是运动员体能、技术和心理等的综合体现,也展示一个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水平相当,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合理安排每次的试举重量,提高试举的成功率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1)中国举重队试举成功率现状
  从第23-29届奥运会,中国男队参赛队员共58人,其中有9人因单项失利无总成绩。特别是1988、1992年奥运会,中国男队共有4名队员(占参赛队员总数的20%),因单项试举失败而无总成绩。从中国男队参加奥运会的成功率来看,1988年为40%、1992年为40%,1996年为50%;2000年为44%、2004年为40%,2008年为60%(杨世勇,2009)。
  国内学者的统计研究表明,在国内外比赛中,中国男队的成功率普遍低于55%;中国女队的成功率在国际大赛中高于中国男队(中国女队2000年、2008年奥运会成功率分别为70.6%,95.8%),但在国内比赛中女子举重比赛的成功率也普遍低于55%(杨世勇,2009)。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
第一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与体能三要素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内容
一、一般体能训练
二、专项体能训练
第三节 体能训练的价值
一、促进身体健康
二、充分发展运动素质
三、保证有机体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
四、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
五、创造优异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第四节 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结合专项原则
四、从实际出发原则
第五节 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一、力量发展敏感期
二、速度发展敏感期
三、耐力发展敏感期
四、柔韧发展敏感期
五、灵敏发展敏感期

第二章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举重项目的特点与制胜因素
一、举重项目特点
二、举重项目的制胜因素
第二节 举重运动员体能的特点与构成因素
一、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
二、举重运动员体能的构成因素
第三节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一、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
二、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第四节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要求
一、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

第三章 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训练
第一节 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特征
一、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二、举重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
第二节 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方法与要求
一、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
二、举重身体形态训练的要求
第三节 举重运动员身体机能训练方法与要求

第四章 力量素质训练
第一节 力量素质概述与分类
一、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二、力的力学特点
三、影响力量提高的因素
四、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
……
第五章 举重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
第六章 举重运动员耐力、柔韧与灵敏素质
第七章 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 举重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