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男孩篇:儿子要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8559132
  • 作      者:
    (日)松永畅史著
  • 出 版 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男孩成长的终极目标:优秀男人。
  没有不优秀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重在实践 教你如何培养聪明、沉稳、有担当的男孩。
  日本妈妈推崇备至的育儿经典,持续热销300000册。
  早教权威松永畅史数十年教育实践成果总结。
  《妈妈宝宝》《父母必读》《时尚育儿》《中国孕婴童》共同认证。
展开
作者简介
  松永畅史,教育环境设定顾问,V-net教育咨询事务所负责人。1957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哲学系。大学时即开始儿童教育工作,他指导的孩子陆续考取了日本名校,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开发了朗读法、作文法、骰子学习法、短期英语学习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因其成效显著,获得了广泛好评。著有《我家的孩子靠最低分数胜出法》、《提高孩子能力的朗读革命》、《亲子边玩边提高作文能力》,《10面及20面骰子学习法》等多部作品。目前育有一子一女。
展开
内容介绍
  具有数十年教育经验的日本早教专家松永畅史,针对男孩的淘气劲儿,提出重视男孩“小鸡鸡的力量”这一观点。
  “小鸡鸡的力量”简言之就是男孩调皮的能力,这也是男性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行动力的来源。
  《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儿子要玩》有针对性地对学习、教养、成长三部分进行了教育指导。作者建议,通过与孩子一起露营、让孩子做家务、让孩子自己找答案等方式,找到与男孩相处的正确模式。让男孩成长为不仅学习好,教养、性格都优秀的男人。
展开
精彩书评
  松永畅史先生的《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系列,充分体现了日本作者“在细节上见真章”的特色,以“学习”、“有教养”、“成长”为关键词,用轻松但不失严肃的口吻,告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女儿、儿子正确相处,让你紧紧把握“教育”的真谛,培养出色的孩子。教育孩子,你能行。
  ——《时尚育儿》杂志、《中国孕婴童》杂志

  我的妈妈朋友都认为教育男孩比女孩更费力气一些。父母都希望孩子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让孩子服从”这件事,虽然可以让他们学会忍耐,但同时会使他们宠物化,成长为除了被命令,什么也做不了的“手册君”。如今母亲几乎负担了养育孩子的全部事务,这或许是个潜在的大问题。我希望更多的母亲能够看到这本书,从中受益。
  ——一位日本妈妈的读后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给孩子营造最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本书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平实的案例,从男孩、女孩的不同特点入手,告诉我们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人格健全、能力卓著的孩子。
  ——畅销书作家 儿童思维教育专家 李卓老师
展开
精彩书摘
  1 真正的学习可以从14岁开始
  现今,日本社会上流传着两种分类:“人生胜利组”和“人生失败组”。每一个人都在为能进入“人生胜利组”而誓死拼搏。
  所谓的进入“人生胜利组”,就是成为人生的胜利者,一般是指那些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并具有经济实力的人,其代表群体是那些生活、工作在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里的人。而对于那些具有一技之长,在艺术、体育,或在某个学术领域中大显身手的人,社会不再称他们为“胜利者”,对此我感到很伤心。
  总而言之,现代人都想成为胜利者,并且很多人认为进入“人生胜利组”的捷径就是上好大学,进好公司。
  有些女孩儿的家长,仍然保有只要嫁得好就行的陈旧观念,很多男孩儿的家长都认为只有上好大学,进好公司(或是加官晋爵),才有前途。持有这些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此,过分热衷于孩子教育的家长还不是很多。
  基于这种社会现象,就连幼儿教育也卷进了这场“人生分组”的斗争中。很多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能让孩子考入好大学,很早就开始让孩子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这种想法已经成为了家长脑中的常识。
  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前,很多家长都要让孩子上早教班,接受情操教育,学会认字写字。和以前相比,现在这样做的父母越来越多。如今,幼儿园的孩子能认字、写字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能用汉字写出自己的名字,甚至加减法也会的孩子也不再是稀有“品种”了。
  在早教班里,孩子不仅要学习认字、写字等知识,还要同时学习钢琴、游泳、英语会话等课程,繁重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活得越来越累。面对这样的状况,有些家长却有这样的想法:虽说是在上课,但是就像在玩儿,孩子自己也喜欢,何乐而不为?
  确实,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早教班的学习,不过是让孩子认认卡片、活动活动身体的游戏罢了,大人们甚至觉得这种学习和孩子在公园玩耍没有区别。但我要说,这是大人的思想误区。要知道,那些设有钢琴或游泳课程的早教班,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特意加入了各种游戏要素。而所有这些游戏都要按照大人事先制订的规则进行。关于这一点,还请各位家长特别关注。
  为什么要让家长特别关注游戏设定这一点呢?下面我就举例说明一下:在公园里,孩子正在玩,这时突然过来另一个孩子,抢走了他喜欢的玩具;或是孩子好不容易才捡到一堆树叶,却掉到水池里飘走了;又或是孩子放在公园长椅上的零食让乌鸦叼走了,这些不幸的事情在课堂外都可能会发生。可是在早教班却没有这种意料之外的事情,而这些不幸基本不会发生。
  作为家长的您可能会说:“这样很安全,不是让人更放心吗?”如果您要是这么想就不对了。正是通过这些“不幸”,孩子才能发现偶然事件有意思的地方,也才有机会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
  我认为,孩子,尤其是男孩儿,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小时候就要充分体验玩耍的乐趣,而不是从小就进入早教班学习。这种玩耍的经历,不是指一个人玩电子游戏或电脑游戏,而是指让孩子融入自然中,用身体感受游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这种经历对于男孩儿来说非常重要。
  在自然中玩耍,孩子会发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和美丽的事物。用身体玩耍,会让孩子逐渐积累经验,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就会慢慢发现自己一个人时无法找到的乐趣,从而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希望家长能了解,男孩子就是这样,通过玩耍积累经验,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身体。看到同龄的女孩儿认认真真学习的样子,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我的孩子就知道玩,并因此感到不安。但是进入了中学还不知道学习的孩子很少,他们自己会自觉地知道学习。因为周围的状况,还有面临升学考试的气氛,都会让他们明白不学习是不行的。这时,如果孩子能开始认真学习的话,小时候各种玩耍所得的经验就会充分得到运用,这就是男孩儿所具备的特质。
  比如,孩子小时候喜欢轻轨电车,可以记住很多站名,那么长大后,他们在记忆化学符号时,就会运用记忆站名的方法来记忆这些符号。和小朋友打过架的孩子,在语文课上阅读类似场景的文章时,就会更容易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孩子小时候拼图很快,那么他就更容易学好几何。
  像这样,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的知识就会比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这一点,家长也会有切身体会吧。例如,学习做菜,按照菜谱学做一下这道菜总比死记硬背菜谱要来得更加有用吧!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都说明实际体验得到的知识,也会在学习其他知识中得到运用。所以,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孩子就知道玩耍而不学习这件事。真正的学习从14岁开始也不晚。在此之前,就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耍吧。
  2  盲目相信应试产业会毁掉孩子
  向身为父母的您问一个问题,您的小学时光是怎样度过的?是否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每天放学有做不完的作业,课余时间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辅导,为考上好的学校而舍弃玩耍的时间?我想答案大多是否定的吧!
  然而,现如今上应试补习班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孩子放学后,匆匆忙忙回到家,简单地吃些零食,就乘车去补习班学习了。当补习班下课时,天色已黑,回家后,迅速吃完晚饭,还要做学校和补习班的作业……过着这种紧张生活的孩子不在少数。
  对于这些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童年时代,作为家长的您作何感想?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因为要想考入重点中学,就必须上校外的补习班。但是,这种行为恰恰是在抹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更是没有丝毫作用。
  当媒体报道那些因升学考试而自杀的孩子,很多家长认为这是由于考试失败所造成的。所以,家长一相情愿地认为只要孩子考试合格,就自然会身心健康。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家长会更积极地让孩子参加升学率高的补习班。然而,实际上却事与愿违,为了考试而参加的填鸭式学习,不仅没有让孩子的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反而占用了孩子宝贵的玩耍时间,丧失了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更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这才是更大的问题。
  回过头再看看那些因升学考试而自杀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父母都认为只要上了名牌补习班,升学考试就没问题。这些补习班确实赫赫有名,看他们的广告,也是说名校的升学率有多高,让人看了,不免觉得:“如果让孩子上这个学校的话,也就有望升入名校了。”但是,这种做法,可以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很多有名的校外补习班,都以“考入某某中学的学生有多少名”为卖点发布广告,大力宣传考入名校的升学率。正为自己的孩子能否升入名校而日夜焦虑的父母看到了这种广告,可能会想,只要上这个补习班,我的孩子就能考入理想学校了。但是,这其实不过是一种广告宣传而已,并不具备普遍性。
  比如,减肥食品的广告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体重减轻几十千克的人,这种人确实存在。但在其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严格的节食和运动。实际上,减肥不成功的人比成功的人要多得多。
  校外补习班也是一样。确实有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但是我们也要想到在其背后是过于严酷的填鸭式教育,以及在这些榜上有名的孩子背后也有很多孩子名落孙山。然而,很多家长却认为只要跟上补习班的进度,就不会名落孙山,因此就更加强迫孩子努力学习。每当我碰到这样的家长,就会联想到“应试产业的牺牲品”这样的词语。
  校外补习班是为了追求利益的一个企业。这些企业的最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您家孩子的学习能力。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企业的业绩。为了提高企业的业绩,就要招到更多的孩子来课外班,考上名校的孩子越多,越能让人们觉得如果上了那个补习班,就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但是补习班并不会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全都照顾到,企业的业绩就不会提高。因此,这些补习班并不能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孩子灌输应试知识及技巧。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则会另外组成班级,不让他们妨碍那些有望合格的孩子的学习。在补习班里,“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因为这里会按成绩分班,而这样做可以提高补习班效率,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家长们完全没有必要花钱让孩子被人如此对待。
  也许会有孩子废寝忘食地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实情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那些被严酷的填鸭式教育培养出的孩子,既没有累积丰富的生活经验,也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更没有一点幽默感。作为父母,您是否想把孩子培养成这样一个无趣的人?
  我没有否定中学入学考试的意思。但是,为了考试合格,想让孩子上课外班的话,还是就近选择比较好。这样也可以省下路上的时间,让孩子和朋友们玩一玩,以免孩子缺失最为重要的经验。所以,在这里也希望父母能够在选择课外班时好好考虑一下以上相关问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让孩子学习
1 真正的学习可以从14岁以后开始
2 盲目相信应试产业会毁掉孩子
3 如果盲目相信学校,就会被欺骗
4 应该把喜欢的科目学到极致
5 真正重要的是语文能力
6 “正确朗读”会让语文能力突飞猛进
7 不能把“孩儿妈朋友”的话太当真
8 “查查看”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9  以父母的学历为基础选择孩子的志愿,会导致悲剧
10 出门时,总是带着耳机的孩子学习不好
11 比起应试补习班,还是家庭教师更好
12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13 父母的会话能力,可以激发孩子的语文能力
第二章  让孩子有教养
14  对于男孩子,要以理服人
15 对待男孩儿,“冷淡”比“发怒”更有效
16  不要完全相信孩子的辩解
17  让孩子帮做家务,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18  男人是通过身体进行学习的
19  让孩子去野营
20 让孩子玩“游戏”
21.“美好的东西” 让孩子远离绝望
22  养育男孩需要夫妻之间的沟通
23  亲手烹饪的饭菜可以防止孩子拒绝上学
24  妈妈爱唠叨,孩子不听话
25  不知反省的父母造就知错不改的孩子
26  父母反应平淡,孩子就会关闭心扉
27  能够正确理解“谎言”的孩子,不会让选择题难住
28  真有“东大神话”吗?
29  对于男孩来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第三章 让孩子成长
30 填鸭式学习会扼杀健全的好奇心
32  男孩是发现“有趣之事”的天才
33  孩子学得东西过多,会成为不负责的人
34  在少子高龄化社会,具有关爱他人的习惯可以让人领略生存的意义
35  只有父母的伦理观才能保护孩子,使其远离新兴宗教或邪教
36. 教育的基本在于观察
37  和独生女相比,独生子更危险
38 为了不让自己孩子将来成为宅男
39  男孩的根本是“小鸡鸡的力量”
40  培养能够传宗接代的男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