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本重新建构我们对大地、河流、森林的理解的书,它是关于心与木器、石头、流水秘密的心灵读本。
2."碧山"系列图书尊崇艺术的学术高度,不避讳艺术的商业价值。让有学术高度的艺术贴近商业和生活,让商业和生活可以更艺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的原乡,那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
“碧山”,在我们看来,不仅是一个地理的名称,更是传统家园的象征。《碧山01:东亚的书院》在继续原来品质的基础上,更加集中于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批评。《碧山01:东亚的书院》的专题“东亚的书院”尝试描述在中国书院传统的绝对影响下,东亚的书院,尤其是日本私塾(书院)的办学特点、学术旨趣和社会影响。其他传统栏目,如“行动民艺”、“传承与表现”、“深读”、“读影”、“品书”等,仍是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
爲 文化續命,爲中國招魂:
關于新亞書院
文 江弱水
圖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我不是新亚人,但却跟新亚书院很有缘。从一九九四年末到一九九九年中,我在踞山傍海的中文大学的最高处,即新亚书院的诚明馆和钱穆图书馆,度过了一段宁静的岁月。最后半年就住在志文楼。而到云起轩里蘸桂林辣酱吃逯耀东当年手创的牛肉面,听各路名学者谈天,
也是我新亚记忆中最鲜活的部分。因为导师黄维樑教授是新亚的辅导长,他让我帮《新亚生活》的编辑卢达生先生做一些文字工作,也为刊物面采访了不少当年从新亚毕业的学者教授,大约新亚也几乎认我是同人了,所以我离开之后还一直给我寄《新亚生活》,一寄就寄
了十三年。所以,尽管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只是针对本科生,研究生无与,但我对新亚书院有感情也有了解。也就因此,当左靖兄约我写一篇关于新亚书院的介绍文章,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三宿桑下,乃生牵挂。
在流亡中兴学
两年前回中大,在新亚书院的圆形小广场上的两段半弧形纪念墙上,我看见镌刻着历届毕业生的金属铭牌又新添了很多很多名字。与近年每届毕业生都有几百名无法相比,一九五二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只得
两人,余英时先生的名字记得是刻在第二位。
在新亚书院早期桂林街校舍旧有楼宇悉数拆除辟为公园后,新亚师生与校友立碑纪念,余英时为铭文道:“新亚书院之创建为香港教育史上一大事。此大事为何?曰:三五豪杰之士于乱离流浪之中,欲为中
国文化建一托命之所也。”
新亚书院的前身“亚洲文商学院”创办于一九四九年十月。创校计划来自张晓峰(其昀)先生,实际创校者则为钱穆。当时并无固定校址,只租用九龙华南中学的三间课室,在夜间上课,又在附近租一空屋,为学生宿舍,钱穆与唐君毅也住在学生宿舍,与诸生同屋。第
二年,沪商王岳峰斥资在九龙桂林街租下三楼三单位,供学校作新校舍,自始改名“新亚书院”。自一九五〇年春至一九五六年夏,是新亚书院的桂林街时期,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新亚精神”最能在师生身上体现的时期。
新亚早年的教授,不乏颇负盛名的学者。钱穆与唐君毅自不待言,另如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俊升先生,是杜威的学生。教经济的张丕介、杨汝梅先生早已誉满大陆。诗人、书法家曾克耑,历
史学家左舜生,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罗香林等诸先生皆曾在新亚任教或讲学。当时在香港学校任教者,例必详列其学历上港府报教育司。教育司见新亚所聘各教授,均系国内知名而极负时望者,因此对新亚刮目相看。某日教育司司长高诗雅亲来新亚书院巡
视,见楼梯口有“新亚书院大学部”一匾,嘱咐移去,勿悬室外。因为当时香港政府规定,只有一所学校有资格称为大学,即香港大学。然而钱穆先生说教育司于新亚特多通融,甚少为难,“殆亦震于新亚之教授阵容有以使然也”。
我们与同时期的台湾高等教育状况加以对比,也能见出创设新亚书院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重大意义。一九五一年的台湾也只有一所大学即台湾大学。一九五三年由美国教会来台湾设立第二所大学即东海大
学。如今台湾的大专院校已达一百七十多所,联考总分十二分都能上大学,是很难体会当年的失学青年读书无门的痛苦的。新亚的学生多半是从大陆流亡到香港的青年,其中大部分来自调景岭难民营。调景岭原来叫吊颈岭,满坑满谷地住着十多万国军残部和他们的家眷,
流亡学生得一新亚书院可以就学,真是大幸。但他们多数无力缴交学费,更有人在学校天台上露宿,或者蜷卧楼梯之上。校长钱穆晚间八九时返校,楼梯早已不能通行,他要多次脚踏铺被才能上楼。书院为了照顾学生,或减免学费,或安排学生负责学校杂务,可获少许津
贴。当时全校学生不足百人,学费收入则仅得百分之二十,难以为继。正如张丕介所言,艰苦困顿之中,要表现出一种“武训精神”。于是钱穆到台湾筹募捐助,而新亚教师也缓领薪资,或以稿费补助书院,共渡难关。
脚踏铺被上楼回房的钱穆等教师,其物质生活也备极窘困。余英时在《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一文中,记录了一个令人动容的镜头:
有一年的暑假,香港奇热,他又犯了严重的胃溃疡,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一间空教室的地上养病。我去看他,心里真感到为他难受。我问他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做吗?他说他想读王阳明的文集。我便去商务印
书馆给他买了一部来。我回来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人躺在教室的地上,似乎新亚书院全是空的。
即使并不了解书院创立初期的历史背景,我们从传唱至今的新亚校歌中也能体会到当时创办者的心情:“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乱离中,流浪里。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虽然物质条件相
当贫乏,但全校师生怀抱的理想与热情并未被现实浇熄,而奋进多情的新亚精神也正是在当时扎下根基。
一九五一年秋,新亚学生创办了一所为贫困儿童提供初级教育的新亚夜校,学费低廉,甚至是免费为学生提供服务。书院除了正规课程外,又于每周日晚举行公开文化讲座,由唐君毅主其事,每次听讲者四十至八十人不等。自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六年,文化讲座共举办了
一百四十六次。讲者除钱穆、唐君毅、张丕介三位创办人外,其他知名学者有印顺法师、董作宾、夏济安、左舜生、林仰山、饶宗颐等,后期也包括西方学者。这一系列香港史无前例的文化讲座,并非纯学院式的讲会,而是开放与社会人士参加的公共论坛。这所简陋的小书
院从此声名远播。
自一九五二年以后,新亚的教育理想渐渐获得各方同情与赞助。其中赞助最有力的是美国雅礼协会。后又获美国福特基金会捐款,遂于一九五六年由港政拨地,在九龙农圃道建造新校舍。福特基金会派人巡视,大为称赏。他们观察到全校建筑唯图书馆占地最大,课室次
之,各办公室占地最少,而校长办公室更小。又闻香港房租贵,学校只建学生宿舍,而无教授宿舍。由校舍之建设,已可想见学校精神及前途。一九五三年秋,新亚先得美国亚洲协会资助,在九龙太子道租一层楼成立研究所,又于一九五五年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正式招收
研究生。总之,在新亚书院创设的过程中,有来自台湾的微薄扶助,供最低限度之日常开支;有美国基金的大力支持,于硬件设施和研究条件多所改善;有港府的拨款,使之成为政府补助的专上院校之一。用钱穆的概括是:以各方面
钱,为中国养才。
......
卷首语 为什么关注书院
卷首 专题:东亚的书院
为文化续命,为中国招魂: 关于新亚书院
书院文化与近世中国、东亚世界
江户时代大阪怀德堂的学术
空·气
前朱熹时代的福建书院
徽州古书院:一个远去的文化符号
寻找书院
卷二 行动民艺
黟县百工(一)
四川邛崃竹编 百年设计
卷三 深读
唐代俗乐机构的形成及在宫廷中扮演的角色
卷四 传承与表现
半树枯槐吊君王:以昆曲书写建筑
智珠寺时光残梦:一座古寺的重生
茗壶:闲人出品
24节气 时与地
卷五 故土新调
桃花散记·叶家故事
梦溪 魏璧
卷六 读影
《砻谷纪》:流水师傅的攻稻艺术
《罗盘经》:“草寇 ”还是“先知”
卷七 品书
缘起不灭:《首抄本》和《守艺人》
打开,即是满目的故国
1.所有作者和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以及撰写的文章都令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正处在传统和现代交界的断裂带上,时时面临"文化地震"导致"心理坍塌"的风险。类似一个系统工程,它筑垒起一座桥,让我们可以远离这个断裂带,并且勇敢地跨过去,从过去的岁月宝库中努力寻找,似乎能发现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找到解决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答案。
2.这是一部让时间慢下来的书,水、风、泥土、乡村生活经验的灵性和淳朴本质,在现代艺术形式与建筑理念中获得更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待自己生活的空间和场所,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3.本书的主编左靖,曾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策划过"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南视觉美术馆开馆展等。他曾说过,失忆是我们社会的流行病症,失忆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在难以割舍的传统面前,难道只能为它们的渐走渐远而行无奈的注目礼?或许,面对日渐消逝的传统技艺与民族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积聚跬步,以期能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