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学视域中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一、生态学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二、生态学视域中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三、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
四、人才培养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与定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生态
一、课程生态的知能转化
二、课程结构生态
三、课堂生态
四、正确处理课程生态建设中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生态
一、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生态位
二、专业规模与质量
三、专业体系演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师资生态
一、人才培养环境的人际关系
二、教师的演化发展
三、教师队伍的演替--群落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生态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生态的结构与作用
二、管理制度生态的失调与原因分析
三、管理制度生态优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生态保育与优化
一、人才培养生态保育与优化的意义
二、人才培养生态保育与优化的原则
三、人才培养生态保育与优化的策略
四、人才培养生态保育的责任分担
五、人才培养生态保育的主体意识培育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高等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人才培养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生态发展过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高等学校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非完全系统,需要外部环境输入物质、能量、信息并吸纳其“产品”——学生、知识、技术等,才能维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需要采取生态保育与优化策略,即通过人为干预,协调高等学校内部各生态主体之间、高等学校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调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稳定,促进生态演化与发展,保证生态条件资源的丰富度和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人才培养及其质量实现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