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生教育和工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13088
  • 作      者:
    孔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理想工作是大学毕业生未来事业成功的起点,发现理想工作需要不断搜寻,因此分析影响工作搜寻的因素就成为成功就业的关键。除了就业,人生规划还有其他选择,如出国深造和在国内读研究生,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不同的人生选择因素也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文库: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生教育和工资研究》的重点。
展开
作者简介
    孔军,1969年出生,江苏江阴人。本科在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1999年和2003年分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和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商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MBA):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经济系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10月开始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和财政与税收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文库: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生教育和工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工作搜寻理论,尤其是对脱胎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其次,阐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发展渊源,重点介绍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贝克尔和明塞尔的思想,同时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形式以及供求状况。最后,对西方经济学中不同的工资理论流派进行了综述,并且介绍了明塞尔的工资方程。第二部分是应用北京地区200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横截面数据,分三个主题,运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生教育和工资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搜寻工作和人生规划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自从1999年中国大学扩大招生以来,大学生就业逐渐变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找工作难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首选,这一现象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更好的利用当时为数不多的人才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国施行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由于社会的存量人才非常匮乏,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又少,再加上实行毕业生统一由国家负责分配的政策,基本上不存在大学毕业生自己找工作的问题,更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977年恢复高考后,国家沿袭了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制度。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院校的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进行分配;部委主管院校的毕业生由各部委在本系统、本行业内进行分配;省属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进行分配。这个制度是建立在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时代和大学生相当稀少的基础上的,基本上是只要进入了大学就有了铁饭碗,成为国家干部,有了稳定的收入。
    但高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暴露出一些弊端,如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降低了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人才市场效率低下,没有起到人才优化配置作用,很难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求相差较远。伴随着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的改革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在1986年,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指明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鼓励大学生面对劳动力市场自己求职。其次,在1994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高校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取学费制度,改变高校学生上学由国家包办下来,毕业时由国家负责安排工作的做法,建立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体系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体系结构
1.4 本书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工作搜寻的基本理论
2.1 工作搜寻理论简述与发展
2.2 工作搜寻理论的基本模型
2.2.1 工作搜寻过程与保留工资
2.2.2 基本模型静态比较分析
2.2.3 保留工资与劳动参与率
2.3 工作搜寻理论的扩展模型(一)
2.3.1 两种类型的失业工作搜寻者
2.3.2 在职者折现期望效用及推论
2.3.3 工作搜寻者的搜寻强度分析
2.3.4 均衡性工作搜寻模型
2.3.5 劳动力市场均衡
2.4 工作搜寻理论的扩展模型(二)
2.4.1 离散时间工作搜寻模型
2.4.2 连续时间工作搜寻模型
2.5 工作搜寻理论的基本观点总结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3.1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历史
3.1.1 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思想
3.1.2 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思想
3.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
3.2 人力资本的基本含义
3.2.1 人力资本的概念
3.2.2 人力资本的特点
3.3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3.3.1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3.3.2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特点
3.4 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分析
3.4.1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3.4.2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原理
3.4.3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
3.5 人力资本投资的供给分析
3.5.1 人力资本融资的特点
3.5.2 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
3.6 大学教育中的人力资本投资
3.6.1 大学教育的经济功能
3.6.2 高等教育的成本
3.6.3 高等教育的收益
3.6.4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
3.6.5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3.7 在职培训投资
3.7.1 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
3.7.2 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3.7.3 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3.8 劳动力流动
3.8.1 劳动力流动的分析
3.8.2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工资理论
4.1 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4.1.1 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生成理论
4.1.2 现代西方经济工资理论
4.2 工资概念、形式和职能
4.2.1 工资的概念
4.2.2 工资的形式
4.2.3 工资的职能
4.3 工资收入函数
4.3.1 明塞尔的工资回归方程
4.3.2 学校教育的投资收益

第五章 采用的数据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5.1 采用的数据
5.1.1 数据的来源与范围
5.1.2 数据搜集的方法
5.1.3 数据调查表的内容
5.2 中国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5.2.1 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5.2.2 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
5.2.3 地区人才吸引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

第六章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Duration模型分析
6.1 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6.1.1 大学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分析
6.1.2 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分析
6.2 国内外就业研究的进展
6.2.1 国外就业研究综述
6.2.2 国内就业研究综述
6.3 数据描述和统计描述
6.3.1 数据描述
6.3.2 统计描述
6.4 经验模型和参数估计
6.4.1 经验模型
6.4.2 参数估计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影响大学生就业、失业和研究生教育因素的MultinomialProbit模型分析
7.1 数据描述和统计描述
7.1.1 数据描述
7.1.2 统计描述
7.2 经验模型和参数估计
7.2.1 经验模型
7.2.2 参数估计
7.3 本章总结

第八章 影响大学生初始工资因素的Heckman模型分析
8.1 影响就业工资因素简介
8.2 国内外影响就业工资因素研究的进展
8.3 数据描述和统计描述
8.4 经验模型和参数估计
8.4.1 经验模型
8.4.2 参数估计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结论、政策建议、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1
第六章 模型的STATA统计软件操作
附录2
第七章 模型的STATA统计软件操作
附录3
第八章 模型的STATA统计软件操作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