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4661
  • 作      者:
    廉思主编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部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生存现状调查实录
     读懂中国社会的关键一环!
     2009年度超级畅销书《蚁族》姊妹篇,廉思教授调查团队最新力作
     众多媒体好评赞赏,著名学者陈平原、萧功秦、刘道玉、许纪霖、施一公、朱锡庆联袂推荐
     这是一个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群体
     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
     读懂青年知识分子,读懂中国社会
     在知识不再等于力量的年代,中国还能出大师吗?
     当代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何如此绝望?他们处在怎样内外交困的境地?
     面对不断边缘化的困境,青年知识分子又将会何去何从?
     《蚁族》创作团队沉潜三年后再度出击
     追寻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被边缘化的轨迹
     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解读大变革时代的中国
     以大学和知识分子为原点,将人物深访、名家访谈、研究报告融为一体,全景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现状。既有个体视角的细致观察和群像侧写,又有学者大家对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更有严谨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真实尖锐的数据化呈现。
展开
作者简介

     廉思,祖籍燕赵,生于北京,修学经、管、法、政及至博士后出站,下过基层,坐过机关,访学西洋,现在大学任教。
     由其领衔的研究团队,以擅长社会调查、田野经验和人物深访著称,形成了学术创新性与大众可读性并重的研究风格,近几年推出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蚁族Ⅱ——谁的时代》等作品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探讨,蜚声海内外。
     由其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曾荣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南方周末》“2009年中国传媒特别致敬”,并被国内30余家媒体评为“2009年华语传媒年度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2009年,廉思团队发现“蚁族”现象,出版《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探讨。沉潜3年后,廉思团队倾力推出第一部系统反映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生存现状的重磅著作:《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
     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对中国社会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领域虽有很多感性的议论和个体性的报道,却缺乏严谨深入的调查研究。“蚁族”一词的首创者--廉思教授带领其团队填补了这一空白。2011年以来,廉思带领团队对全国40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调查涉及全国上百所高校、5000余名高校青年教师,全面地描绘出当前中国大学青年教师生活和思想的全图,由其撰写的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报告已经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最终推出了这部力作《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
     “工蜂”,是对“大学青年教师”的典型概括。工蜂是蜂群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以数倍于雄蜂的数量承担了整个蜂群的全部劳动。相比蜂王和雄蜂,工蜂弱小,但有力量,犹如一介文弱书生,强大从不彰显于外在。工蜂不知疲倦地为人间酿造出甜美的蜂蜜,恰似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工蜂无愧于“勤劳”的称号,历经短暂的一生,似乎从未在工作中停歇下来过。纵观社会,知识分子是唯一能够终生工作不止的群体,思考和发声是贯穿其一生的事业。大学青年教师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影响着今天,也以培养知识分子的方式影响着明天和更远的未来。
     工蜂虽有集体协作,但是独立作业,其目的是为整个群体的生衍繁殖;知识分子一方面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另一方面为人类世界和国家民族提供智识、启迪后人,两者都可谓“独立性和集体性共存”。
     工蜂一旦遇到有敌害侵袭,会将其蜇针连同肠脏留在对方体中。尽管自己会死亡,也要给对方一击,这是工蜂的特点,也是知识分子的性格。同时,一个蜂巢何尝不是一所大学、一个社会的缩影呢?
     《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二十余万字,廉思团队将人物深访、名家访谈、研究报告融为一体,既延续了“蚁族”研究的传统,又在方法风格上有所创新。既重数据,也重实例,既有理性,也有感性,既具宏观,也具微观。在横向、纵向、个体三个维度中重新定位大学青年教师,以历史的视野反思现实,以现实的关怀思考未来,力图通过冰冷数据分析与温暖笔触深描的结合,向世人描绘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奋斗、彷徨、苦乐与求索,堪为时代证言。

展开
精彩书评
     大学青年教师的这个点我觉得抓得很好,可以通过这个群体来了解中国教育的困境,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分析过。这个角度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人代表中国以后的二十年。
     ——萧功秦

     一个时代,如何让最优秀的年轻人看到希望,这很关键。每个时代都有人才,问题在于,执政当局如何让人才发挥作用,不至于被埋没。
     ——陈平原

     中国的文化危机、教育危机还在后面,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大学问题在二三十年以后,虽然现在彰显出来一些……
     ——刘道玉
     现在很多青年
学者,不得不为生计操劳,真是让人痛心。但这个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我们没法直接解决问题,唯有大声疾呼,让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
     ——施一公

     我们需要一个互动的过程。制度要开放,也需要(大学)青年教师有一些行动。
     ——许纪霖

     中国这一套大学制度改不改、这个大学制度有没有效率,是关系到中国明天的兴衰成败的问题,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
     ——朱锡庆
展开
精彩书摘
     “憋杀”时代
     陈文宇,男,生于1976年。2001年毕业于Q大哲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Q大政治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运动。
     在学校,陈文宇既受学生欢迎,也被领导器重。但是,这位前途光明的教师,却时常觉得无比憋闷:校园的功利,政治的裹挟,大众的左右,都让他苦恼。最终,他不得不退守书斋,还是“老老实实看我的书、写我的文章比较好”。
     “表面上看我们大学老师很风光,我们背后的憋闷有谁知道啊?只是我的幸福来得还比较容易,憋着还没死就好。”这是陈文宇常说的一句话。
     热脸贴冷屁股
     35岁的陈文宇被认为是Q大政治学系最有前途的青年教师。
     陈文宇身材不高,略显清瘦,有着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他年轻的脸上常挂着笑容,俨然像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师兄,很受学生欢迎。
     上午9点10分,正是陈文宇忙碌的时间。这时,学生们一拨一拨地前来拜访。他一如既往地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过椅子,面向学生。有的学生问他怎样理解一个社会问题,有的学生问他怎样写好学业论文,甚至有人跟他探讨人生道路的选择,他都欣然应答。
     然而,一伙本科生的出现,打破了他原有的兴致。
     “陈老师,您好,”其中一个高个子男孩带着客气的语气说,“我们是2008级的本系学生,现在参加了学校的‘挑战杯’比赛……”
     陈文宇拿起水杯,慢悠悠地吹走热茶上的水汽。只要碰到无聊的发言,他都会用这个动作回应。
     接着,高个子态度谦逊地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老师,怎样做课题才算符合要求?”“怎样才能快速完成课题?”“您觉得我这个结论会让评委满意吗?”……
     陈文宇皱了皱眉头,露出厌倦的神色。他突然打断高个子,问道:“等下,我问问你,你知道什么叫‘挑战杯’吗?”
     高个子愣了一下,不等他回答,陈文宇说:“挑战杯就是挑战自己嘛,超越你们现有的水平,提高点能力,学点知识就行,你们别太强求自己!为了一个标准做事情,没意思。”
     “老师,我们想尽量做到最好,我们一个师兄拿了‘挑战杯’的一等奖,现在都保研了。”高个子说了真心话。
     陈文宇伸了个懒腰:“好吧,那你想让我干什么?”
     高个子仿佛捡到了救命稻草,赶紧递上一本厚厚的报告:“老师,您能帮我们看下研究计划书吗?可以提些意见吗?”
     高个子开始侃侃而谈,介绍报告内容,陈文宇点着头,象征性地表示赞许。随即,他再次打断了学生的话:“行,我问你一下,我的建议你们最迟什么时候要?”
     高个子脸红了,支吾了一下说:“老师,我们后天就出发,想请您写些意见和鼓励,时间有点紧,您大致看看写一下就行。”
     陈文宇接过报告,翻了几页,没有抬头问学生:“要我一个签名对吧。”学生没有说话,陈文宇指了指椅子边上的一大摞文件,然后说等忙完这堆东西再签。
     学生们满意而归,陈文宇不高兴了。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功利了。在学生面前,我的帮助总有点‘热脸贴冷屁股’的意味。学生参加‘挑战杯’越来越不是为了挑战自己的学术水平,更多的是为了获得那个奖杯,为了让自己在今后的保研中加分,能够在找工作时让简历更光鲜一点。我可不喜欢这种投机取巧的态度。”
     学生搞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但陈文宇感觉到很憋闷,越来越少来办公室,更多在家里办公。别人问他怎么不来帮学生了,陈文宇无奈地说道:“给不了学生想要的东西啊,聊完之后,学生失望,我也失望,我还是退避三舍吧,现在的学生真是伤不起了!”
     作业攻防战
     陈文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运动。他开了一门选修课,因为话题有趣,很多学生都当必修课来上。
     学生选课无非三个动机:一是学校要求,不选拿不到毕业证;二是老师“厚道”,给的成绩好;三是知识驱动,可以从课程中学到很多东西。
     小薇选修陈文宇这门课的动机属于第三个。她穿着时尚,思想前卫,从不背书包,研一生活基本上和实习、社团工作联系在一起,“总想知道谁会给我一个未来,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上课不会。”但她格外喜欢新鲜的学术见地,因此还是选修了社会运动这门课。
     开学第一课,陈文宇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留了三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去准备,并将此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标准。小薇舒了口气,用荧光笔将作业要求记在笔记本上。老师不着急要,小薇也不着急做。她准备像平常一样,临时抱佛脚。
     三个月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汇报作业的日子。
     “今天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课前,陈文宇和以前一样,趴在讲桌上,微笑着扫视着大家。
     “让我看看你们的成果!”然后,他像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一样坐到第一排,摊开笔记本,仰着头静待学生阐述。
     小薇是第一组。之前,她花了两天时间做了一个讲稿,自认为会顺利通过。“做了那么多页,老师看了应该会满意吧!毕竟我们未来也不是搞社会运动的,来过,看过,就好啦!”
     小薇照本宣科地介绍了阅读材料,并将40分钟的展示拖延到一个小时。然后,等待老师的评定。
     陈文宇快步走到讲台上。他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沉默了几秒钟,他伸出三个手指:“三个月时间给了你们,你们依然不认真!你们是研究生,你们的层次难道还停留在讲故事?你们真正要做的是讲你们自己的道理,你们的想法呢?”陈老师大声地质问小薇这一组,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借事说理”。
     “做学术报告,就要给我们讲你所持的观点,说一个道理出来。你们是能力不足么,是不用心啊!净讲那些常识,别人都懂得还要你们讲干什么!还搞什么学术!”他关掉投影仪,挺直身子看着学生,陷入沉默。
     “老师!”小薇带着委屈和疑惑的表情站起来,小声地对陈文宇说,“我们不太懂您的作业要求,结果弄的方向不太对。”
     陈文宇没有像平常一样认真回答,苦笑了一下,说:“在学习上你们太懒散了,下节课我会好好点评一下你这个借口。希望你们知道,在你们以后的人生中可能再不会有什么人像我这样没有私心地批评你们,为你们好……”
     下课铃声一响,他第一个离开了教室。
     陈文宇这一怒改变了上课形势,其他小组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本计划像小薇这一组一样讲讲故事,现在不得不赶忙重新准备作业。
     回到办公室,陈文宇渐渐平息了情绪。他临时决定加个班,把后面的专业课程内容暂缓,插入“怎样写好论文”这一专题,教教学生们在研究生阶段该干的事情。
     “Q大每年招收的研究生都要经过精挑细选,既然继续攻读学位,那么怎么可以不把精力用于学习呢?本来应该很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像战争一样,我高要求,学生就高准备,我不要求,学生就不准备。但最后无论怎样提要求,学生都在被迫做事情。这种上课态度让来与不来都无关紧要。当老师最大的憋闷就在于这里,我认真备课讲课,而学生却不爱学习,我哪里还有存在的必要。这种师生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陈文宇在博文中如此写道。
     憋出来的课题
     学生的任务是做作业,老师的任务是做课题,课题就相当于大学教师的作业。
     Q大的晋级规则要求教师以三年为周期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如果你甘于清闲,可以做一辈子讲师,否则就必须接手大量的课题。
     因为课题并不容易获得,有老师在三年内超额完成了课题任务,干脆把超出任务的课题成果延迟到下个周期发表,以减轻下个周期的工作压力。
     课题的来源有很多种,有自己的构思和申请,有国家的科研项目,还有领导前辈的提携。Q大是名校,政治学系每年会接到国家大量的课题任务。对于教师们来说,这些课题他们未必感兴趣,但为了完成指标,还是趋之若鹜。
     陈文宇常常要和自己不感兴趣的课题打交道。他曾在博客中抱怨道:“喜欢的课题,再枯燥、再漫长我都愿意做,还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而对不喜欢的课题,感觉简直就像上刑场,心里非常抗拒,即使举手之劳也不愿为之。”
     他常常被人嘲笑说:“做课题早晚是那么一哆嗦,你还在那里磨蹭个啥?”
     陈文宇苦笑道:“你不知道,难就难在接受‘那么一哆嗦’。就像男人和女人,真要结了婚,一切按部就班,倒也简单,难就难在一开始怎么能够接受彼此。接受一个不喜欢的课题,就像说服自己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异性一样艰难,达成这个交易的成本是很高的呢。”
     有学生问他,当大学老师好不好?他并不急于回答,而是慢条斯理地说:“学者啊,就像一部汽车,可以往东开,也可以往西开。但人毕竟是有性情,有偏好的,有时候就只愿意朝这个方向开,而不愿意朝另一个方向开;如果愿意转向,开起来倒简单,但难就难在让他转向。能当学者,就看你能不能经受住这种压力。”
     一次,他接了一个课题,被人催了一年多还没完成。他曾下定决心,但一坐到电脑前,没写上几个字就心烦,于是就开始上网。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又被人反复催促。这本就使他更没心情,不巧又有别的事来相忙。无奈之下,他只好请人代为完成。
     成果虽然出来,但质量实在太差。课题主持人是个慈祥的老爷子,以往的课题汇报都很“和谐”,但这次看完初稿之后,他拍了桌子,把陈文宇痛骂一顿。“小陈啊小陈,这是你的水平吗?你也进大学挺长时间了,还写出这种低级的成果,还好意思来汇报?”
     在被一顿痛骂之后,陈文宇奉命改稿,结果大为好转。陈文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自己当时不开心。因为不开心,所以不开窍。
     “现在大学体制的问题就在于,天天逼着教师开窍,却搞得他们很不开心。既然不开心,开窍也就免谈了。管理者只知道开窍之重要,却从不关心教授是否开心。当前大学改革的关键,我看就是要让人开心。如果能做到开心与开窍的良性循环,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也就不远了。”
     如今,陈文宇多数时间在家办公,常常要靠各种事情调解情绪,陪陪儿子,上上网。
     但课题终归是摆脱不掉的包袱。一听别人说大学老师工作自由,陈文宇马上会激动起来,旋即道出他的“狗屎理论”。“很不喜欢的课题,这样的课题,做起来浪费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是折磨你的心情!就像嘴里被塞了一泡狗屎,恶心得你好多天连山珍海味都不想吃了!很多人羡慕大学老师自由,其实他们不知道,大学老师常常迫于生计或其他压力而不得不被动或主动地‘吃狗屎’。”
     “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情况是在开心的状态下!现在常常是‘憋’得不行了才不得不去完成……”
     学者的死法--憋杀
     一次,陈文宇受某著名电视台之邀去做嘉宾,参与话题讨论。
     辩论之初,拥护他的人还很少,连被电视台划为和他一方的人也投靠了对方。待到辩论结束时,他已成为大多数了。他当时颇有自得之色,但节目播出后却大跌眼镜。
     经过电视台的一阵删繁就简、移花接木,节目中的陈文宇完全成了“反面典型”。在对方义正辞严的谴责之下,他表情木讷地蜷缩在那里,间或跳出来强词夺理,结果引来对方更加义正辞严的谴责。
     他的一位同事看到了这个节目,说:“咱们学者太老实了。”
     后来,该台另外一个节目找了陈文宇好几次,保证绝不剪裁、只会放大他的观点,他全都拒绝了。
     他说:“真的很反感媒体采访。媒体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他们想说的话塞到我自己嘴里,然后说是你说的。被别人裁剪对于不是靠媒体注意力获取生存的我来说是很大的耻辱。”
     2005年,全国开始大力推进“平安城市”、“3111工程建设”,将维持社会稳定提高到新层次。陈文宇曾在课堂上对大家宣布:“咱们学科的春天到来了!”他兴致勃勃地勾画了未来的学术发展,说:“别看咱们的研究领域很敏感,但以后必然是大热门!”
     然而没过多久,学生们发现陈文宇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不再提以前的理想。后来的一次课上,陈文宇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一次,某地政府维稳办邀请陈文宇参加座谈会。他如期赴约,并受到接待人员的礼遇。但让他伤感的是,整个会议中他没有任何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机会。他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参会名单上增加了“著名专家陈文宇”。
     会后,领导请他留下,要与他私下在小会议室里“聊聊”。领导非常热情,特意为陈文宇上了一壶好茶。寒暄了一会儿,领导客气地问道:“陈老师,以你们现在的研究成果,摄像头拍到多少人聚集在一起可能会出社会风险?要怎么办?怎样操作?”陈文宇被问住了,他面露难色,委婉地转移了话题。
     从座谈会回来后,陈文宇怨气难消。他在博客中写道:“首先,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操作社会’;其次,我的学科本身就不是为了‘操作’。只有有用,学术才有意义,这种看法对于学术发展不利,但我还在与持这种观点的众人打交道,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就是一种实用技术。”
     倒是一位身处事外的朋友看得开,安慰他道:“干部要么有答案,要么不在乎你的答案,你就给他们的工作打打气就行,你就是那个‘有关专家’。”
     陈文宇始终转不过弯来。一天,在上班途中,他特意看了看校门的摄像头,不禁哑然失笑:官员们希望靠摄像头维护社会稳定,而他是一名大学教师,不是工程师,这门手艺他研究一辈子恐怕也研究不来。
     后来,单位接受另一地方政府的邀请,帮助他们总结该地的“发展模式”。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专门物色了一些名教授,还特意征求陈文宇的意见,问他去不去。
     陈文宇陷入纠结:过往的经历让他对此抗拒,但不去的话又可能得罪领导,他一时拿不出主意。
     陈文宇发现,在学术研究上,他终归是无法获得自由。
     “做学问也会出名,出名之后就容易遭遇两种死法,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捧杀和棒杀。要么有人直接用强硬的手段封杀你,要么有人表面恭维你背后用手段害你。但跟外界打交道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对学者来说真的很容易憋死,这是我们学者的第三种死法。表面上我会成为了公共人物,但实际上我所向往的学术宣传总是被扭曲,我想说的东西都被憋回肚子里,我还是在校园里老老实实看我的书、写我的文章比较好。”
     附:陈文宇语录20条
     1.微博能否带来群众议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知名学者能够影响群众,这更可怕。
     2.真正的学术大家都是历史学家,而现如今没等你的历史研究出成果,人家早就出名了。
     3.预防名校挖人的办法不是让自己变成名校,而是自己的人变成名人,这需要培养。
     4.到哪里都一样,美国人脸皮也薄,你批判他的观点,稍微犀利点,也会得罪他。
     5.学术的春天就要来了!因为社会会越来越需要学术,甭管它支不支持学术。
     6.别以为宅文化在中国泛滥了,在中国真正能宅的人还不多,物质上、精神上的条件不好实现。
     7.一个乡村不怕田地衰败,不怕屋舍衰败,不怕道路衰败,怕的是人心衰败,人心没了,一切都没了。
     8.很多东西,我们常常恨它,却总离不开它,这个时候就不能只咒骂了事,要学会相处,比如行政人员。
     9.国企爱钱,百姓爱国,好奇怪的爱国主义。
     10.在我们纠结要不要搞某个学术项目时,西方人已经大踏步杀进来了,然后不得不接着学西方。
     11.把利益抽取出来分析社会问题,百分之百失败。把权力抽取出来分析社会问题,百分之百失败。权钱是无法绕过的问题。
     12.老师其实是弱势群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的绝对就是我们。
     13.要小心你身边的“事实”。谁建设的这些事实要搞清。
     14.敢于迈开第一步是写论文的关键。总想全面,反而一事无成。
     15.说多收钱,然后把钱分给穷人,钱是收上来了,钱真的会分给穷人吗?
     16.真正负责任的导师不会手把手教你写论文,那个职业不是导师,叫枪手。
     17.现在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不是公共知识分子,是媒体知识分子,要注意二者不一样。
     18.指标是一个很可怕的词,我们常常成为指标的奴隶。
     19.学生要学会理论思考,提出问题,给一个自己的解释,你才算合格。
     20.憋着,不死,也是一种幸福。
     附:问与答
     问: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你认为最好和最坏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答:我一直过得很好,别人以为我小时候很苦,但我觉得小时候很快乐,反倒现在觉得如果回到家乡的现在会不愉快。
     问:你认为中国当下最需要的常识是什么?
     答:最需要知道的常识是不要轻信常识,本来没有所谓的常识,人人都相信就成了常识,所以你的想法对社会很重要。人人都认为中国现在缺盐,都去抢盐,结果商场就真的缺盐,不是盐本身的原因,而是你自己的原因。
     问:很多学者曾在出世和入世间摇摆不定,你曾有过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您是如何看待出世和入世之间关系的?
     答:好好做学问罢了,不出世我依然是学者。
     问:你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的使命是什么?
     答:我不知道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着什么,但我知道青年知识分子不应该肩负着什么。就是不应让自己的观点左右大众,凭什么说你的就是真理呢?话语暴力是有知识的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媒体很容易就把你的观点放大,防不胜防。
     问:西方大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大学精神,其中包括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等。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当然,中国还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你认为中国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什么?是否与西方的大学精神有所不同?
     答:大学本身就是西方的产物,所以中国的大学精神和西方一样,只是要强调一点的是:要更加尊重人才,包括我们青年教师。我们发展得好,学校就好,培养的学生也优秀,道理很简单。
     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美国梦”,核心是一种相信经过自己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不依靠权势和背景,就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相比较美国梦,你认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答:有房有车,有妻有儿。这在中国越来越是一个梦了。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蜂”貌--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样本
奈何笙磬不同音
穆文的矛盾
修行
“憋杀”时代
逃离、回归
边缘地带
铁杆儿
一名外教的天真与经验之歌
“平凡”二字挺重
平衡之道
一堂法学课
让鸡蛋飞
换章记

第二篇  “蜂”骨--历史视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师
国内大学都倾向于“选才”而非“育才”--对话陈平原
大学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对话许纪霖
大学文化如何断裂--对话萧功秦
20世纪80年代的风气好--对话刘道玉
我们的文化不支持创新--对话施一公
同行评价远胜量化指标考评--对话朱锡庆

第三篇  “蜂”声--高校青年教师的数据化群像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公共性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不公平感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道德问题研究
高校青年女教师角色冲突研究

附录:研究团队工作简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