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商店可以说是“志愿服务”媒介中一种面向科普志愿服务的最佳方式,一方面它的“草根性”决定了它的“亲民性”,它植根于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或者超低价的咨询、服务,致力于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解决解答居民身边的问题和疑惑,致力于建设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让居民自然的了解它、亲近它。另一方面,它的“精英化”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它依托高校的技术优势,拥有大学学生和大学教师等社会精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尤其可以应用其所在高校科研当中的成果和先进的实验仪器去帮助居民解决现实问题。电脑维修、卫生免疫、健康讲座、汽车驾驶与安全、儿童教育、外语教学、孤寡老人心理疏导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都是高校的学科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提高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水平,让居民自愿地支持它、相信它。
四、高校成果转化
高校一直是一个国家落实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家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任务的重担越来越多地落到高校身上,高校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高校由于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氛围比较浓厚、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等有利条件,科普科研成果可以说非常丰硕。
然而,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方面,科研和生产却是两张皮,各归其位。各高校、科研院所每年都会产生一大批科研成果,许多大学的科研成果鉴定后就束之高阁,科技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很少能转化为生产力。据调查,我国高校科研转化率低于10%,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有90%以上的科研资源被浪费,成为一堆陈列在高校里的废纸。高校作为科研的拥有者不知道怎么去用,企业作为科技的需求者不知道怎样才能拥有科技,在这个矛盾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呼吁都成为一纸空谈。
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具有深入研究和继续推广的意义。而科学商店的成立正是架起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沟通了科研和生产的关系。高校的设备、人才、环境正是企业缺乏的;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反哺高校研发;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再交到高校解决,倒逼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这种“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创新模式恰好可以在科学商店这个平台上得到实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