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他相信,“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个方向一般地可以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①这种“自我实现”的趋向,就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潜能的不断实现,同时,也是指个人寻找自我同一性,寻找最适合自己本性的独特性。
罗杰斯认为,教育目标应是促进“整体的人的学习”与变化,培养独特而完整的人格特征,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他认为“整体的人的学习”是这样一种学习,即“它包含在认知上,在情感和需要上的一种统一性质的学习,带有关于这种统一的学习各个不同方面的一种明确的意识”②。这种学习既有丰富的认知因素,也具有情感因素,如,好奇、兴奋、发现的激动、自信、入迷等。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对象与个体产生有意义的、适合于个人特征和经验的联系。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则能以开放的、非防御的态度顺利学习,在变化过程中促成学习者自我结构的变化,并不断保持和完善自我。
弗洛姆综合与扬弃了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只有依靠更丰富的理性和对真理的永恒追求,才能真正修正片面的理性主义”③。他独创性地区分了“生产性性格”定向和“非生产性性格”定向,认为个人使自己与世界相关联的定向性质构成了其性格的核心。他推崇“生产性性格”定向的人才,认为这种人能在理性的引导下了解自己的力量,实现内在于自己的潜能中的能力。他认为,“必须靠着实现人的整个人格,靠积极地表现人的情感与心智潜能,才能实现自我”④。据此,他批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受到的教育愈多,愈缺乏理性的现象,尽管受的教育越来越多,但是“透过事物的表面去了解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力量的能力,却越来越枯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