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
史家小学非常注重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比如在科学课上学习了节约用水,受到这个知识点的启发,六年五班的学生就开展了节约用水的活动,他们自发地组织搜集中水,然后进行花草浇灌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从活动当中感受到水确实来之不易,那么在生活中就能够节约用水,还会小手拉大手,把这种节约用水的意识带到家庭中。比如在讲环保低碳的时候,学生们想到了一系列低碳节省的方法。直到现在,学生们还非常注意低碳生活,有些学生不坐私家车改坐学校班车上下学。这些都是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的表现。
2010年全国科普日学校组织了“节水”系列活动。此次“节水”系列活动由科技教师组织,教学生通过实验盒检测水的质量,带领学生调查北京缺水的状况。杨春娜老师还帮助联系到了南水北调北京源头的丹江口,使学校的科技活动小组走进了当地移居居民的家。史家小学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缺少农村生活经验,对贫困和缺水的了解更是模糊。当学生走进那些贫苦人家,亲身感受到当地居民的贫穷和缺水之后,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震撼,从此以后不用教师特意强调,学生们都能做到节约用水和不浪费粮食。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课文里描述的贫困和缺水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深刻,比教师或家长强调多少次“不能浪费粮食,不许浪费水”都管用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平时收集废旧饮料瓶和旧报纸,并把卖得的钱存进一个“绿色”存折,用这笔钱买了200多棵树,亲自种到了丹江口水库旁。也许学生的这种感受只能保存很短的一个时期,但教师希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刻地感知社会生活。
教师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兴趣,对学生的成长过程特别重要。这不但让学生的科技素养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对他做人方面的正确引导。这一点,科技组教师有一种奉献和爱生的精神。他们工作扎实认真,对学生充满爱心,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帮助更多的学生。学校有时候给科技组二三百元部门活动经费,教师们不但没花这些钱,反而还自发组织捐款,给“关爱”学校的学生买科技实验的材料,拿着这些材料给学生上科学课。张培华老师还带去学校最好的天文观测设备,让这些孤儿流浪儿也能接触并感受天文观测的魅力。
3.以自身的热情烘托孩子的科技兴趣,养成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科技教师自身对科学的热忱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张培华老师经常自己做一些发明,还申报了专利。他认为如果教师自身对科技创新不熟悉,就没有办法去让学生熟悉创新的过程。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自主创新,还需要教师教,但如果教师自己不明白又怎么教学生呢?一个好的科技小组,必须有一个好的导师。如果导师的水平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再强也没用。即使出现了很强的学生可能也是个案,不会成为一个群体,也不会持续下去。所以张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再累再忙也经常做一些发明,报一些专利,更重要的是带着学生一起做课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