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是我国西部城市老社区,社区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较为陌生。社区居民主要集中在26-40岁(占41%)和41~60岁(占32%)这两个年龄段;参加工作时间在20年以下,需要从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高中和中专学历(占78%),以企业员工和自由职业者居多(占93%);老年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较为陌生,能够上网学习的人很少,但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愿望较强。
示范中心结合居民的数字化学习基本技能培训,注重转变传统的社区文化与学习观念,传播先进的终身学习理念与文化,培养数字化学习的能力,提升终身学习的素养(原来85%的学习者不会上网学习,通过参加数字化学习港的学习后,65%的人能每周坚持上网;62%的人表示能上网学习,并很快能搜索到所需资料;89%的入学习意识和能力有了提高,表示通过上网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根据学习者及社会组织的需求,与区组织部、妇联、共青团等社会群团组织合作,整合了电大、奥鹏、普通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了相应的培训项目和文化活动。与区妇联联动组织了插花、编织培训,网上学习和网下的操作技能训练结合,使下岗女工不仅掌握了数字化学习基本技能,而且为她们提供了到花店和针织企业再就业的本领。
案例3:广州海珠区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
广州海珠区除老社区居民外,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利用数字化学习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满足其求职和转岗需要,使其迅速融入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年轻人比例占绝大多数(30岁以下的占78%),文化层次较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7%),计算机技能普遍较低,但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很高,外来务工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面对面的培训;另一个群体是老人,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技能较弱,但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充足的时间。
示范中心依托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贴近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实际生活和工作需要的课程与服务。在居民区,开放数字化学习体验区、数字化影院和书画室,为居民学习计算机技能和丰富文化生活、开展各种活动提供方便;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工业区,就近建设了网络教室,开设计算机基本技能、提升其择业态度和择业素质的课程,利用数字化学习机动、灵活的优势,分批次培养骨干、逐步扩大培训范围,提升这一弱势群体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实际就业能力。承接海珠区劳动局外来工培训项目,劳动局补贴70%的学费,学习者承担20%,学习中心承担10%。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