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师人文素质研究: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94012
  • 作      者:
    邓志伟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应试教育中游刃有余,但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和全球化的时代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一方面,学生生理、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使得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并且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的手段与工具日益科学化;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及其对人才的能力与人格的要求正在向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发起有力的挑战。未来社会对于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出挑战,教师需要提升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生态环境素养和生命科学素养等各方面的素质。人文素质既关涉教师专业品质与精神,也关涉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一方面,教师教育不仅要学习“经典选读”之类的通识课程,还要关注国际视野下的通识课程。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通过实践、践行以及反思来提升自我的认识能力和人文行动。教师专业发展应该由工具理性模式转向价值理性模式,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自我参与,教师专业成长是主体性心灵关照的内在过程,是自我反思性实践的人文行动过程。教育经验表明,凡是优秀的教师无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的思考并且自觉的反思而自主成长的。简言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自主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形态。无论专业发展学校还是校本研修抑或高校进修,关键在于是否为教师提供了其自我参与思考的可能性,是否为教师提供了心灵关照的教育文化。而只有依托不断培养的教师的人文素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反思和热爱。
  教育是一项具有人文特性的实践活动,它指向道德价值性。它的核心宗旨就是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人格境界。作为承担者,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和不断提升,才有可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建构文化,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省思中净化情操,在追求中提升境界,成为一个既具有深厚知识文化底蕴,又拥有专业学科知识,更具有人文精神境界的教师。
展开
精彩书摘
  丘成桐的父亲邱镇英在香港一所大学教授哲学,他一直很注重培养孩子们文史哲方面的修养,也许当年父亲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所讲授的哲学竟然会引发少年丘成桐对数学的最初兴趣。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总爱摆上一本文学书籍的丘成桐,有一本书却是一定要随身携带的,这本已经翻得有些破旧的《史记》是丘成桐早逝的哥哥留给他的,每次睡觉前丘成桐都要翻一翻,他甚至能熟背其中的某些段落。而正是从小就热爱的历史,赋予了丘成桐做学问时独特、长远的眼光。
  丘成桐说:“我本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从《诗经》我看到比兴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激励起我对数学的热情,向大自然追寻真与美的感受。”“而读历史让我学会在关键时候做抉择。”他引用《史记》中刘邦虽屡败但仍坚守中原终成大业,阐明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斯坦福大学,尽管当初那里并没有很好的数学科研条件,但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
  以史为鉴,也成为丘成桐数学世界里的一部分,人文之根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他的身体中。对于他来说,丰富的历史涵养让数学更添了一份广博之美,甚至,这份广博让丘成桐包容了数学之外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的理科的老师也懂得《诗经》、《楚辞》、《史记》、《老子》、《论语》等文史哲的学问,那么,教师们对于理科课程及其知识的理解力、对于理科教育的价值追求,就能够走向丘成桐、杨叔子等科学家所理解的方向了。
  例如,教师注重上课的内容和方法,讲究课堂质量。课堂教学使学生深入透彻地了解本学科,培养热爱学科的兴趣,并且通过学术讨论和读书报告等形式,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学促进学术研究,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断拓展,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使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融于一体。此外,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的教师善于把科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巧妙地使科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面对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尝试从科学的视角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策略;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自然、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加科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真正实现科学的价值。
  ……
展开
目录
前言

绪论:教师的人文素质--昨天与今天
第一节 教师的人文主义传统
第二节 当代教师人文素质的缺失
一、功利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冲击
二、官僚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冲击
三、科学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冲击

第一章 时代呼唤教师的人文素质
第一节 人文素质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支撑
一、人文素养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文素养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教师人文素质的结构内涵
一、人文知识与文化底蕴
(一)文学艺术知识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
(三)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知识
(四)历史社会学知识
一、人文情怀与儒雅气质
(一)尊重教育
(二)关爱学生
(三)教育情趣
(四)教育气质
三、人文品格与高尚师德
(一)为人师表
(二)崇尚人文
(三)人文化的教育信念
(四)独立人格
四、人文行动与教育践行
(一)身体力行
(二)循循善诱
(三)反省觉悟
(四)志存高远
第三节 教师人文素养的特征
一、道德性
二、文化性
三、情感性
四、自觉性
第四节 人文素质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一、超越功利主义,努力成为良心的护卫者
二、教书在于育人,努力成为道义的启蒙者
三、超越照本宣科的“传声筒”角色,努力成为独立的思想者
四、超越“顺从者”角色,努力成为勇敢的批判者

第二章 法国教师人文素质研究
第一节 法国教师的人文主义传统
第二节 当代法国教师人文素质的建构
一、通过文理通识教育来提升教师的人文知识底蕴
二、通过大学师范学院的共同职业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人文行为
……
第三章 德国教师人文素质研究
第四章 英国教师人文素质研究
第五章 美国教师人文素质研究
第六章 日本教师的人文素质研究
第七章 理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建构
第八章 文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建构
第九章 教师人文素养的建构策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