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学
2011年8月28日,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11年9月9日)
这是温家宝总理时隔4年,再一次在教师节前夕,谈到“农村教育学”和“穷人教育学”。早在2007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专程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他说:“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
过去几年中,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上花了不少功夫,推出了免费师范生、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力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但是,毋庸置疑,农村教育还十分薄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和辍学现象。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需要增加投入、需要改善校舍条件,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但最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队伍。在这次报告中,温总理提出了一系列惠及农村教师的措施——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试点,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等等,这些都是令人振奋,然而,怎样让这些措施落地,真正造福农村教师,则更值得关注。
最近教师节期间,不少媒体将关注目光投向农村教师群体,据《光明日报》9月8日报道,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大部分在每月1000-2000元,月工资总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教师占8.9%,2000元以下的占26.2%。在调查中,有一位教了7年语文的教师这样说。“有几次我让学生写作文:我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很少的孩子愿意将来当教师。我也大概问过一些孩子,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当教师,有些孩子说当教师很辛苦,有的干脆说当教师挣不了钱……说实话,我也不打算让我的孩子以后当教师。”
现实表明,农村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仍旧是一个亟须解决的大问题——这还是指“正式教师”,不包括只拿“正式教师”三分之一工资的“代课教师”和“临时教师”——一些地区的农村教师的生活状态,用悲惨来描述,也一点不为过,这显然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离开了基本的薪酬待遇,空喊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只是对现实的讽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