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普通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434966
  • 作      者:
    沈兰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学分制常见于高等敦育管理实践中,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面进入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的视域的。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目前主要体现于学分计量与毕业学习结构认定层面,为了实现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学校如何建立与掰的高中课程计划桕匹配的、健全和规范的学分制,成为实践中的一个现实澡课题。
展开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著有《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的挑战》、《课程的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沈兰,比较教育博士,任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研究方向为课程政策、教师专业发展。参与主编《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实验三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等。译有《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教育科学出版社)。本书是参与华夏基金会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合项目“普通高中学分制的国际比较研究及我国设立学分制的建议方案”的研究成果。
展开
内容介绍
    《课程变革与教学实践前沿丛书:普通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研究》通过对各国高中不同课程管理的比较研究,梳理了当代典型国家实行高中学分制政策的几种模式及相关课程管理政策、政府(或地方政府)对高中毕业要求及学分规定办法。再与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政策和实践历史和当前学校学分制实验比较分析,剖析我国学分制实验的问题所在及其产生原因,对我国普通高中引入学分制管理作了归纳,提出了建议及实验性解决方案。内容涉及教师专业准备,学生选课指导,学分制框架下学生学习评价记录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计算学分和学习结果,学分制管理下如何调整课时安排、编班与学籍管理等问题,为学校学分制管理实践提供了思路和参照。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后期,当美国的单轨制中学教育体制发展健全时,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B.-Connant)提出了综合中学的主张。他认为让所有学生都接受良好的高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当是综合性的,即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应在相同的学校和同样的班级接受教育,因此,我们既不该有学业标准不同的学校,也不应该在校内硬性地将学生“分流”或“分轨”。要创造一些计划性强的、可供选择的项目来迎合个体差异的需要。换言之,综合性中学应向所有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自20世纪20年代始,美国中等教育开始力求实现广泛和普遍的参与,力图将所有年轻人都留在中学里。可以看到,同一时期的欧洲国家的中学经历各种重大改革,高中教育仍然没有囊括所有学生。当时欧洲国家的中学在入学和参与方面是极端精英型的,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保持这种状况,落后于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以英国为例,它的教育体系在20世纪初以双轨制教育体制为特点,学生根据“11岁考试”的结果被分流到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这三类学校。在这种体制下,传统大学的入学机会被限制在公学和文法中学中。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工党政权下,英国也实行了将这三种类型的中学统一为综合中学的措施,使80%以上的公立学校都统一为综合学校。
    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克拉克(Clark)通过跨国比较指出,美国的综合中学的模式与当时其他主要国家的中学模式有天壤之别。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的中学都以各种方式保留了精英轨,通常是学术性中学的类型。即使是经过很多改革的瑞典,虽极力推进了中学综合化的改革,但直至1980年,在高中阶段仍有多达二十种以上的课程轨。只有美国的中学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整个中学阶段,包括所有学生,只有在校内才分出三轨,即学术轨、职业轨、普通轨。并且这种分轨并非由考试成绩强制划分,而是依据学生选修课程自然形成。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高中学分制的含义与产生背景
一、学分制含义探析
(一)什么是学分
(二)对“学分制”含义的澄清
(三)大学选修课的开设和选课制的产生
(四)“科目等价性”与学分制的诞生
(五)学分制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行
二、高中学分制的产生背景
(一)学业成就机会平等与中学选修课的提出
(二)综合中学的建立与学分制的发展

第二章 学分制在高中课程管理中的意义
一、高中阶段教育功能的扩大
二、走向综合化的高中阶段学校体系
(一)国外综合中学的发展
(二)我国高中阶段学校体系及其发展
三、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与课程多样化
(一)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多样化与学分制的应用

第三章 国际视野中的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
一、学分计量方法与高中毕业要求的规定
(一)学分与高中最低学习量的规定
(二)获得学分的途径多元化
二、课程与学分
(一)必修课程与学分
(二)选修课程与学分
(三)先置课程与双元学分
三、校际学分互认
四、选课指导
(一)选课指南的作用
(二)课程咨询教师的角色

第四章 我国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
一、我国历史上的普通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
(一)20世纪20年代普通高中学校试验
(二)学分制在课程管理政策层面的提出
(三)对历史上学分制实验与政策的反思
二、当前我国学分制实验现状与反思
(一)对学习量与学习结构的规定
(二)相关课程管理制度的建立
(三)现状反思与四个问题

第五章 对我国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建议
一、在课程管理政策层面建立学分制的要素
(一)构建多样化课程结构
(二)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三)对高中毕业最低学分进行计量与认定
(四)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五)优化外部评价
二、在学校管理层面建立学分制的建议
(一)教师的专业准备
(二)学生的选课与指导
(三)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与质性评价
(四)弹性学制
(五)相关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结语
附录一 美国密歇根州诺维学区诺维高中选课目录(节选)
附录二 上海市A高中历史学科免修制度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