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语境:走向现代社会
如果给当代道德和德育的时代性予以定位的话,则这个时代性就是“走向现代社会”。探讨德育价值导向问题,已经无法回避走向现代社会这一重大事实,现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化,构成了我们探讨德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现实语境,转型期人们全部活动所创造的丰富驳杂的世界,构成了当代德育价值选择的坚实的生活基础。笔者将首先对现代社会的概念予以界说,然后论证现代性的不可拒斥,以证明现代社会是可欲的,从而德育以之为现实生活根基是正当合理的,在此基础上,阐明分析德育问题的理论框架。
现代社会:不可拒斥的历史进程
具有质的区别的社会发展阶段叫做社会发展的不同类型,它表征的是社会的某种共性和某种共同的内在的秩序。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两大类型。这里的现代社会并非是时间意义上的一种历史分期,只是社会类型的概念。某个国家并不因为它身处于21世纪而自然而然地属于现代社会,而要看其是否具备了现代社会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为经济上的市场化运作(市场经济),政治上以宪政制度为保障的自由民主取向(市民社会),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科技文明),以及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如果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市场经济的、市民社会的、开放的,民主化的、城市化的、有机团结的、工商业的、科学思维流行的、多元化的。与“现代社会”相对的概念是“传统社会”,它具有的属性可以概括为:非市场经济的(自然经济的或计划经济的)、非市民社会的、封闭的、官僚权威的、乡村性的、机械团结的、农业的、信仰性思维流行的、一元化的。早在18世纪,作为启蒙阵营中的一个异数,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就以其浪漫主义的手笔对展露端倪的现代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文明并非人人所设想的那样是一种好东西,也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实在是一种坏东西。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里,他列举了诸多论据反对文明、文化和科学,主张人类退回到野蛮人那样的自然状态中去。在《忏悔录》和《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中,卢梭以细腻、激情而又感伤的文字描写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乡土田园生活的慕恋,在这背后,是对工业文明和科学理性的质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