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揩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4589
  • 作      者:
    杨大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大伟,1964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获教育学博土学位。现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师范能力与职业能力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外教育交流、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全球教育展望》、《教育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曾获2007-2008年度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2009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2010年获“联校社科医研究论文奖计划”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探讨《教育学》这个问题并将其推演成文是需要有理论勇气的。不止是因为苏联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对苏联存在期间的诸多历史事件事实上成为了不易评说的问题,也不止是因为对60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也同样存在很多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就说文章推进过程中需要时时兼顾中国和苏联两条教育线索这一点,就不易处理。何况,这两条线索既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存在着交汇、融合、冲突,分分合合,殊难交代清楚。从目前形成的全书情况来看,作者无论是在对事实的表现、对问题得把握、对文章的构思、对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都还是做得比较妥当,很多地方不乏见地、不乏巧思、不乏发现。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与其说是在研究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不同命运,不如说是在研究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传承、文化的创造等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在今天中国的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凯洛夫后来才表露了他的想法,编写教育学教科书他最感兴趣的是“这本书满足时代的要求到什么程度?根据联共(布)中央关于意识形态问题决议的精神,这本书在我们的教育科学方面有多大正确性?”②原来,他要依据当时的意识形态的需要编写教科书。可惜的是,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第一版,也就是1939年版没有译成中文,俄文版也没有找到,还不能看到它是如何满足当时意识形态需要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在现在的《俄罗斯教育百科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凯洛夫《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1948年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凯洛夫本人在评论第二版时说:“我们所有人似乎都同意这一点这本教科书与它的第一版相比前进了一步”。③这说明一点,第二版是第一版基础上的完善。那么它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相同的。而第二版中恰恰集中反映了斯大林意识形态在教育理论著作中的统治地位(在下一节中将重点讨论此问题)。由此反推可知,凯洛夫《教育学》第一版很可能也是深受斯大林意识形态影响而写成。但是凯洛夫《教育学》第一版面世不久,即发生卫国战争,故此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凯洛夫《教育学》第二版影响最大,在斯大林时期成为了教育学教科书的标淮。此书的出版与苏共中央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意识形态方面密切相关。
  二战结束后,由于战争的胜利,斯大林在苏联人民中获得了极高的威望,这为他个人进一步的专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加强这一点,在战后苏共中央决定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意识形态方面,进一步强化《联共(布)党史》的统治地位。于是,一场轰轰烈烈地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运动开始了。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引子
一、斯大林执政前的苏联教育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教育探索

第一章 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及特征(1930-1949)
第一节 凯洛夫《教育学》产生的背景
一、三十年代对“儿童学”的批判
二、三十年代对学校制度的改革
三、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
一、“官员兼学者”的凯洛天
二、凯洛夫《教育学》的出版
第三节 斯大林意识形态统领的凯洛夫《教育学》
第四节 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的地位
一、苏联教育理论界大批判
二、凯洛夫《教育学》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走红(1949-1956)
第一节 中国教育界的“圣经
一、选择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基础
二、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出版
三、凯洛夫《教育学》传播”障碍“的清除”
四、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中国教育学的模板
一、中国第一部教育学课本的出版
二、中国《教育学》与凯洛夫《教育学》的文本对比

第三章 中苏两国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1956-1976)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对”苏维埃教育学“的批判”
一、凯洛夫《教育学》1956年的改版
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否定
三、凯洛夫的自我否定
第二节 苏联教育学研究的转向
一、苏联教育的改革与苏联教育学研究的转向
二、苏联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及新模式形成
三、苏联教育学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回归
第三节 中国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一、五十年代的质疑
二、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批判

第四章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苏两国不同的命运(1976-1991)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