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就中国大陆图书馆中文古籍工作的现状,从个人理解和认识的角度向大家做些介绍。其中不包含任何法规或条例性的内容,更无官方身份背景。其中涉及一些具体问题,也许在座各位感到兴趣,也有高见,希望交流,共作探讨。
中文古籍工作对中国大陆图书馆来说,是一项传统的基础工作。近代模式的图书馆应从1903年建浙江图书馆开始,其后陆续建立起江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等等。最早的基本藏书是古籍,最初的业务工作是整理古籍--编目、分类、典藏、阅览。有些馆的声誉是建立在古籍收藏基础上的,如北京、北大、南京、浙江等馆,因此有人说,没有中文古籍就不是中国图书馆。
但由于古籍的时代性,和近代、现代科学文化不相融通的比例越来越加大,在图书馆文献流通中比例越来越缩小,因而日益呈现“抱残守缺”的景象,“门前冷落鞍马稀”。
现代文化日益在扩展广度和深度,作为记载人类文化一段历史的中文古籍的文献作用比例越来越小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是正常现象。但不等于中文古籍的文献生命力就衰竭了。花园扩大,不意味着早期栽植的花卉要残败。
当然,企图使古文献工作压倒现代文献工作也是荒唐的。但确实并不排斥在特定环境中深化工作,继续发展。
事在人为。
由于自然存在的一些因素:典藏系统、馆舍条件、读者群,以及采访、加工、出纳、典藏方面一系列工作特点,凡古籍原件收藏较丰富的大中型图书馆,古籍工作大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形成古籍部、特藏部等等,一些专业性图书馆则或仍以古籍为主体。如中医药研究单位和院校系统和社会科学院的某些研究所、博物馆和档案馆系统。
这些古籍收藏部门横向联系比较密切,一些大型的联合目录编辑和文献编辑是纽带,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中国古地图集》等等。
日常工作都是大同小异,不出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方法程序。差别主要在对“藏”与“用”的分寸掌握上。
应该承认,中国古代藏书楼藏重于用的余绪在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办馆思想上是起影响的,在嫡传的古籍部门中浓度更大。但也必须注意到一些客观现实:原件的文物性日趋扩大,义多已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遗亡毁损,无法补救。古代的藏书楼不可全面否定,否则现在我们得不到数以百万计的丰富遗产。不过统统封闭起来,确也不是积极的措施。目前,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各立其法:
属于文物系统的,如博物馆、天一阁文物保管所,以藏为主,用时需通过一定手续。
公共图书馆系统和对社会开放的政府机构图书馆,有控制地提供阅览,不外借。
大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除善本外,对本校本所某些人员仍可外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