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用户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征,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和专门化,这就要求图书馆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集中力量建设开发本馆的特色资源,最终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目前,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能够促进传统的收藏观念、服务观念、管理观念的转变,增强资源共享意识,从而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理分布。在特色资源建设进程中,由于有了整体规划,各图书馆在创特色活动中有章可循,有利于各馆找准方向、准确定位,使特色化建设由无序到有序,健康发展。
1.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的图书馆大多习惯于“自给自足,无求于人”,坚持“书本位”的服务理念,这些观念束缚了图书馆的发展,使图书馆面临生存的危机。在网络环境下,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它不仅为地方经济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还使图书馆发挥了更重要的价值,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信息网络的重要节点、信息源和交流中心。同时,各个节点之间的访问交流和资源共享,不仅要求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特色化,并保证特色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独具一格”。而特色资源建设正是要抛弃图书馆传统思想观念,树立起与时代协调的现代新观念,增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走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办馆道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是资源共建,各图书馆都要按照自身的需要和可能进行馆藏资源建设。由于各自的需求不同,收藏方向和收藏重点不同,形成的馆藏特色也不同,从而达到各馆馆藏在学科上、层次上、文献类型或文献品种上的互补性。只有具备本馆馆藏特色这个前提条件,才能实现资源共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