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现代经济新闻历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05861
  • 作      者:
    沈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沈毅,1988年至1991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师从夏东元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研究生,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新闻史等。主要著作有《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独立评论>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新闻事业是近现代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新闻报道研究丛书:近现代经济新闻历程研究》以鸦片战争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新闻事业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对典型的历史时期的经济新闻媒体结构、版面,栏目、文体、题材、文风等进行总结;联系现代化的进程,剖析重要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观点、特点及其利弊得失;研究政党,政府、政治家,业界和学界有关经济新闻业务和经济新闻教育的政策、思想和主张。本书以历史报刊作为基础性资料,并重点利用了历史人物文集和官方档案文件集。《经济新闻报道研究丛书:近现代经济新闻历程研究》对丰富和优化新闻事业史的内涵,深化新闻事业史特别是经济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小农经济原本对自然灾害就缺乏抵抗能力,而晚清由于战争破坏和对外支付赔款,搞得民穷财尽,加上吏治败坏,使得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结果导致大小灾害频繁发生,加剧了国家的贫弱。陈炽认为,兴办新式报刊有助于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不失为提高国力的正确选择。他举例说:“比年各省水早遍灾,重赖日报风行,有以感发善心,集捐巨款,明效大验,已如斯矣。”容闳回忆说,1857年下半年,因黄河泛滥造成江苏北部大量难民涌人上海,上海的华人绅商乃请容闳撰写英文募捐通告,向上海外侨募捐。结果一周之内募款达2万元之多。为了表示感谢和进一步推进募捐工作,容闳又撰写了英文的感谢信,登载于上海的英文外报上。容闳在19世纪70年代曾在上海发起创办《汇报》,这种借助报纸募捐的经历大概也会是他办报思想基础的一个方面吧。 
  在郑观应看来,国人自办报馆有助于学习、借鉴西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商业制度,有助于提高国防能力。他在《盛世危言》(五卷本)中说:报纸应“于本国之兵机,不易轻泄;于敌人之虚实,不厌详明。”“自有日报,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一旦假我斧柯,不致毫无把握,此有功于学业也。其余有益于国计、民情、边防、商务者,更仆数之未易终也。”事实上,郑观应之所以见识过人,能系统提出变革主张,与其经常阅读香港及上海的中外报纸是大有关系的。 
  在维新思想家的笔下,几乎都谈到话语权所涉及的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问题。清政府在戊戌维新运动之前的几十年间,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外文报刊、中文报刊,却禁止国人自办报刊。对这种是非颠倒的做法,思想家们呼吁尽快予以改变。陈炽说:“中国于己民则禁之,于他国则听之,偶肇兵端,难免不曲直混淆,荧惑视听,甚非所以尊国体而绵乱原也。似宜晓谕民间,准其自设资本,不足官助其成,偶值开衅之时,必派专员稽察。”他要求不再允许外人在华办中文报纸:“至西人报馆,宜与各使妥议,毋许再出华字报章”。郑观应呼吁准许中国人自设报馆并禁止西人办中文报纸,他感慨道:“则常变经权,操纵在我。较今日之禁止华人而听西人开设者,其是非得失损益为何如也!”王韬痛感在华外人所办的西文报纸,“且其所言论,往往抑中而扬外,甚至黑白混淆,是非倒置。”他认为,中国要想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握主动,就应该努力争取国际舆论,积极影响外国受众,把中国的正面形象和明确立场昭示天下。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非自设西字日报不为功”。据1874年的《中西闻见录》报道,容闳等人发起创办《汇报》,原因就在于不满意外人通过《申报》掌控话语权,“以从前《申报》持论有不允当处,恐将来有偏袒不公,遂另设一局”。显然,思想家们高度重视民族话语权,把它看作是捍卫民族利益的舆论阵地。 
  ……
展开
目录
自序 近现代经济新闻事业史研究浅见
一、基本线索与阶段划分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古代经济信息传播简述
一、经济信息传播的传统媒介
二、明清时期在华传教士的国际传播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经济新闻传播
一、新式经济类报刊概况
二、外国人在华报刊的经济报道
三、近代民族报业资本诞生的历史条件
四、戊戌维新前后中国人的经济新闻传播
五、新政、立宪及革命风潮申的经济新闻报道

第三章 北洋政府及“五四”和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新闻传播
一、《新青年》:经济报道少而精
二、《努力周报》:盯住军阀的“钱袋子”
三、《现代评论》:冷静而执著
四、共产党报刊及国共合作报刊
五、中共领导人经济报道的活动与主张
六、知识界对域外经济建设的思考

第四章 抗战前的经济新闻传播
一、《中央日报》:重视经济,着眼“大局”
二、《独立评论》:实话实说,直率批评
三、《大公报》:新颖多样,名家名篇
四、范长江:西北之行的经济眼光
五、胡政之:见识超前的批评家
六、《申报》:老牌大报,国货新歌
七、中共媒体:反对封建剥削,重视经济工作
八、中共领导人的经济新闻思想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的经济新闻传播
一、国民党《中央日报》的经济新闻报道
二、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新闻传播
三、揭露弊政的《大公报》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的经济新闻传播
一、国民党的宣传方针与报道
二、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新闻传播
三、《观察》杂志:苦口婆心,无力回天

第七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前的经济新闻事业
第八章 “文革”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
第九章 从“文革”结束至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新闻报道
第十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新闻事业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