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产品营销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74762
  • 作      者:
    陈守则,刘旭明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当温饱之后,所有的需求都是精神需求。
  站在营销的角度看,郭德纲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他满足了文化市场的空白需求;而李菁、何云伟另起炉灶,王自健的第二班开始崭露头角,就是因为文化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如何将文化通过商业化去适应但非迎合和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取得自身发展的社会空间与前景;同时,也使文化(文化产品)尽可能走向社会最广泛的各个阶层,使之享受文化、集成文化,这不单是当前也是长远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全书的开篇,首先,借鉴市场营销学理论,对产品的概念作如下界定: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形式产品是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物质实体外形,包括产品的品质、特征、造型、商标和包装等;延伸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一系列附加利益,包括运送、安装、维修、保证等在消费领域给予消费者的好处。
  产品如人,一件完美的产品应在品质、品韵、品德等方面全方位地让顾客满意。所谓品质,即产品的功能质量,它向顾客提供的是使用价值,这是顾客购买的核心内容;所谓品韵,即产品的风格神韵,包括产品的包装、款式、造型、颜色、特色等,它向顾客提供的是美学的价值,这是顾客购买的重要参考;所谓品德,即企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理念、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等。
  在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中,党中央一再强调,文化产业绝不是“文化产业化”,不是将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全部产业化、市场化。文化产业,文化是核心.产业化是方式,是将适用于市场、通过市场化更能将其发扬光大的文化遗产以更合理的方式传承,同时要保证传播者的动力与活力。而文化产品,则是文化的具象衍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文化产品的属性分析
一、为什么是文化产业——从时代背景谈起
二、文化消费的概念与意义
三、文化产品的营销分析
四、总结与思考

第二章 电影&影视产品营销
一、《越狱》,从2000万搜索量开始
二、《功夫熊猫》,文化即商业
三、《变形金刚》的营销伏笔20年,文化生命力就是文化产品的
生命力,
四、《梅兰芳》,因文化财富而一路凯歌
五、2011年票房最大黑马,《失恋33天》引导抑或迎合需求
六、利用行业规律寻找机会——以《孤岛惊魂》为例
七、《白鹿原》非票房层面的象征意义
八、文化产品如何成功偏转商业化——从商品植入开始探讨
九、总结与思考

第三章 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娱乐节目的“智”与“趣”
一、从媒体多元化谈起
一、创意是娱乐节目灵魂——以韩国娱乐节目《情书》为例
三、目前国内的电视娱乐节目探析
四、娱乐节目的营销解构
五、娱乐节目的“智趣”总结
六、对于娱乐节目营销的思考

第四章 茶馆小剧场(文化空间)复兴之路
第五章 二人转剧院长盛不衰
第六章 旅游景区营销之道
第七章 以文化之名OR以营销之名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