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文化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55167
  • 作      者:
    宣裕方,王旭烽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宣裕方,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于浙江诸暨,法学硕士。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出版《城市生态位论纲》等学术专著、教材5本,承担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现任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旭烽,教授、当代著名女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祖籍江苏徐州,生于浙江平湖。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发表各类作品一千万字,曾获徐迟报告文学奖、先后三次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并以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兼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成员,所有的物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并以各自的方式维护着同一个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决定社会的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A.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结果,这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们对自然界的行为等问题,其结果必然深入到对自然界是否具有价值、人类是否要对自然界讲道德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最后引起了学术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大讨论。对人和自然关系理论的重新审视,吸引了一批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哲学家进入环境伦理学领域,开始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和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尝试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B.关于自然界的价值研究
    1987年余谋昌发表《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一文,提出自然界除了具有作为人的手段(工具)的价值外,还具有内在的价值的观点,人类不能仅仅从人的尺度进行评价。让自然界服从人的主观目的,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点。我们需要承认自然界自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就是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主张把道德权利的概念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可以说,对自然界价值的研究架起了直接通往生态伦理学的桥梁。
    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学术界在对国际学术前沿跟踪了解的过程中受此介绍影响,环境思想和理论研究在中国也渐渐成为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3-3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艰难探索之后,我国的生态伦理学大体在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即环境哲学的研究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前者主要探讨如何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即生态思维方式、生态学方法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展开
目录
绪言
第1章 生态文化的内涵
1 生态与生态文化
2 生态文化学的建构
3 我国的生态文化研究

第2章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思想
1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
2 儒、道、佛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3章 从传统文明到生态文化
1 环境问题,文化上的熵污染
2 环境压力导致新的文化选择
3 从传统文明走向生态文化

第4章 生态文化的社会性
1 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
2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3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灵魂

第5章 生态伦理
1 生态伦理学的发展
2 生态伦理学流派
3 深层生态学的深层生态思想
4 深层生态学的深层生态文化价值观

第6章 协同进化:生态伦理基本原则
1 协同进化的概念
2 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
3 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标准

第7章 生态伦理学是生态文化的基础
1 生态伦理的三个层面
2 生态伦理学的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
3 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任务

第8章 生态文化建设
1 生态文化的基本形态结构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化
3 生态文化建设机制
4 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第9章 生态文化与当代大学生
1 生态大学理念下的和谐校园建设
2 生态人的本质属性与培养体系构建
3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途径及对策
附录 “中国美丽乡村”——浙江安吉
编写说明——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