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想的文化生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82265
  • 作      者:
    肖三, 满开宏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由物质生存向文化生存嬗变的时代!
    但是,什么样的文化生存才能平息我们物质欲求的喧嚣而还我们以精神家园的安宁?
    老子说: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在今天这个真实与虚拟并存的世界里,太多的缤纷色彩,反而让我们看不到我们真正想看到的;太多的音乐齐鸣,反而让我们听不清我们真正想听到的。本书愿与读者一道,沿着文化载体的轨迹,探寻文明进化的历程,憧憬理想的文化世界。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生存的世界,建立在背负文化的载体之上。理想的文化生存,首先需要的是合理的文化载体。《理想的文化生存》潜在的读者,注定是那些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领域探索前行的人,那些为了文化的传播默默工作的传媒人,那些在技术文明的喧嚣中苦苦找寻精神家园的人,以及所有渴望理想的文化生存的现代人。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化”长久以来,一直是社会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而《辞海》上对于文化的解释则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又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有时,文化也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
    让我们再来看看“文化”一词的历史渊源。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①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18世纪,沃费纳格、伏尔泰在法语中把文化称为训练和修养心智的结果。但对于文化的理解比较新颖的恐怕要数德国哲学家齐美尔了。齐美尔的二元文化哲学认为,生命和形式构成了文化的整体,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网络则构成了社会。一方面,他主张文化的任何内容、要素或部分都必须通过形式来保持整一和意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生命的运动是永恒的、无止境的,它必然会突破现有的形式。因此,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我们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矛盾,而这些矛盾往往就呈现为生命与形式之间的冲突。他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生命超出动物水平向着精神水平进步,以及精神水平向着文化水平进步,一个内在的矛盾便产生了。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缘起
二、概况
三、思路
四、意义

第1篇 多维审视下的文化载体
一、原义
(一)词源学溯源
(二)理解文化
(三)文化栽体
二、文化载体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理解
(一)抽象文化载体
(二)具体文化载体
三、多元学科视野中的文化载体
(一)考古学视野中的文化载体
(二)文献学视野中的文化载体
(三)编辑出版学视野中的文化载体
(四)新闻传播学视野中的文化载体

第2篇 文化载体的历史图景和进化理论
一、载质的进化
(一)本原文化载体
(二)自然实物载体
(三)人工合成载体
二、载记的进化及其文化意蕴
(一)自然记忆
(二)手工记录
(三)机械复制
(四)电磁记录
(五)数字记录
三、又化载体的进化理论研究
(一)文化载体发展的“取代论”与“并存论”之争
(二)文化载体作用的“乐观论”与“悲观论”之争
(三)文化载体的发展趋势

第3篇 文化载体与文化主体
一、文化载体之主体渊源
(一)理解主体
(二)文化的主体性
(三)文化主体超越性追求的产物
二、文化主体的延伸
(一)文化载体的主体塑造
(二)技术工具视野下的文化载体与文化主体
(三)文化主体的延伸
三、文化载体与主体反思
(一)主体反思的历史性考察
(二)新文化载体对文化主体的思维影响

第4篇 文化载体与载体文化
一、文化载体与文化论争
(一)文化学流派
(二)质疑大庭倚
二、文化进步中的文化载体
(一)文化栽体与文化传播
(二)文化复制技术与文化的互动
(三)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
(四)李约瑟难题的启示
三、载体文化与文化之演进
(一)文化载体与载体文化
(二)载体文化的文化学视野
(三)载体文化与媒介文化
(四)载体文化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之争

第5篇 文化载体与文化数字化
一、前数字文化时代
(一)文化抽象与文化符号
(二)模拟文化时代
二、数字文化与文化的数字化
(一)追溯数字文化渊源
(二)原子与比特:模拟与数字
(三)文化的存在、传播与文化信息载体的数字化
(四)文化的二次抽象与文化帝国
三、数字化时代之思
(一)文化的“二次抽象”之思
(二)数字鸿沟与虚拟文化载体之思

第6篇 文化载体与文化空间
一、空间的文化与文化的空间
(一)多元的空间文化
(二)精神世界或者意识世界
(三)文化栽体与“三个世界”理论
(四)解读文化空间
二、赛博空间的解构与建构
(一)虚拟文化空间
(二)网络载体与赛博空间
(三)文化与文化主体的消解
(四)解构与建构
三、比特之城的梦想
(一)被消解的时间和距离
(二)比特之城的反思
(三)理性与狂欢的悖论

第7篇 建构文化生存的理想图景
一、赛博时代的忧思
(一)韵味的放逐
(二)赛博空间的布里丹驴子
(三)“文化大统一”背后的阴霾
二、构建理想的文化生存图景
(一)本原文化载体:精神家园的根基
(二)多元的文化吁求多元的文化载体
(三)文化生存: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