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媒符号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79112
  • 作      者:
    胡易容著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易容(1978-).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符号-传媒学研究中心成员,《艺术研究与评论》(Art Review)执行编辑。主要从事符号学视野下的传媒、艺术、品牌研究。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十余项;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积极践行产业规划与品牌实务,先后为数十家企业提供传播战略及品牌管理咨询。联系方式:
展开
内容介绍
    《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主题是传播与媒体研究的符号学范式。上篇以麦克卢汉为原点,剖析了“媒介技术学派”的路径及其与符号学的内在关联;下篇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传播与媒体研究,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态势并初步探索传媒符号学的理论起点。在新的传媒语境与学科背景下,传播学正在发生新一轮符号学转向——“传媒符号学”正在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
展开
精彩书评
    索绪尔与巴尔特曾经隔着阴阳界辩论:符号学与语言学,究竟何者包含何者?最近几十年来,也就是在本书处理的“后麦克卢汉”时代,这个问题变成:符号学与传媒学,究竟何者包含何者?当今传媒发展铺天盖地,成为符号学必须面对的最重要文化现象,偏偏“传媒符号学”至今未能成形。胡易容此书,在传媒符号学建构之途上,投石问路,恰逢其时,掬深取远,大有可观。
    ——赵毅衡
展开
精彩书摘
    “山寨”在网络语汇中的意义肇始于手机产业,2001年后,深圳、广州出现了一些奇怪手机牌子,它们打着诸如“NOKLA”、“Samsang”这样的标志。这些东西后来成为影响中国手机市场格局乃至整个中国IT行业的重要因素--“山寨”手机。说“山寨”手机不得不提到蔡明介和他创办的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TK是英文简称,英文全称叫MediaTek.)。在大陆,他被称为“山寨机之父”。2000年他进军手机行业,推出独具特色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打破了世界IT巨头们的垄断。这种方案可以使终端厂商节约成本,加速产品上市周期。加上无需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审核流程,大大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赶上奥运做“鸟巢机”,赶上神舟飞船发射马上可以做“飞船机”。甚至可以根据客户的姓名、喜好、特殊要求订制个性化手机--实现了产品互动设计的开发模式!当然,“山寨”手机更多的是模仿,尤其是对国际大品牌最新产品的模仿。拼装这些手机的厂商既不是地下加工厂,又算不上正规军,所以它们得了个外号叫“山寨机”。由于山寨手机大大降低了进入门槛,前期以高昂的代价进入通信手持终端产业的国产手机集体崩盘。除了华为、中兴、TCL等以海外为主要市场的厂商外,国内品牌手机大企业几乎都出现亏损,其中波导亏损5亿多元,夏新亏损6亿多元,有些企业甚至退出了市场。
    不知何时开始,“山寨”一词超越了对手机单一产品的称谓,而开始泛指一类事件。后山寨风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几经演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堂纷纷出炉。“山寨”手机开始走下坡路的今天,“山寨”概念却获得了新的活力与空前的繁荣。
    ……
展开
目录
引论:传媒研究的理论路径
第一节 学术研究的类
第二节 传播学流派的二分法
第三节 传播学理论范式三分法
第四节 从“元理论”看传播学的流派与理论范式
上篇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派

第一章 围观麦克卢汉
第一节 麦克卢汉研究的起落
第二节 国内的麦克卢汉研究

第二章 麦克卢汉式批判
第一节 “媒介讯息论”的文化危机意识
第二节 “媒介冷、热论”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三节 “媒介文明论”的民主忧思

第三章 延伸麦克卢汉:从技术环境到符号语境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技术哲学渊源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师友——英尼斯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及其符号学命题
下篇传媒符号学初探

第四章 传媒符号学的起点
第一节 从“信号传递”到“符号传播”
第二节 从“物态媒介”到“社会性传媒”
第三节 从内容分析到文本研究
第四节 从信息指令到元传播

第五章 传媒研究的符号学化
第一节 文献观察:中国大陆传媒符号学的兴起
第二节 “交流学”:北美传播符号学的独特分支
第三节 译文《交流学百年进路》

第六章 传媒符号学应用研究(一):新闻、广告、网络传播
第一节 全媒体背景下的广告创意突围策略
第二节 品牌势能与符号资源战
第三节 以符号分节理论为“新新闻主义”正名
第四节 在全文本法则中建构新闻经典
第五节 新传媒语境下的语义涌现——以“山寨”为例

第七章 传媒符号学应用研究(二):艺术与当代视觉文化
第一节 当代艺术的“元”解读
第二节 流行文化研究:“变态美”的流行与符号标出动力
第三节 视觉设计艺术(一):招贴赏析与符号文本的层次
第四节 视觉设计艺术(二):招贴的“符号温度”与受众卷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