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洪武二十四年建唐王府。(988页第2行)
“洪武二十四年建”,疑误。按《明太祖实录》卷二。八洪武二十四年四月辛未条:“册封皇子……桱为唐王”,是洪武二十四年为朱柽受封唐王时间。查同书卷一七九洪武十九年九月辛未条:“皇第二十三子桎生,贤妃李氏出也。”则朱桱受封唐王时不足五龄,似无立即于封地南阳修建王府之必要。《寰宇通志》卷八八《南阳府府第》日:“唐王府,在府城内正中,永乐六年改南阳卫治建。”《明一统志》卷三○《南阳府·藩封》亦作“永乐六年改建”。结合本书卷一一八《诸王三·唐王桎》“永乐六年就藩南阳”,当以永乐六年为是。
(南阳)城南有精山。(988页第2行)
“城南”,误。按《元和郡县志》卷二三《山南道·南阳县》:“精山,在县西北二十七里。黄巾贼据宛城,汉西乡侯朱俊击破之,余众走保精山,谓此也。”(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一○《南阳府·山川》亦作“在南阳县北”。查万斯同《明史》卷八○《地理二·南阳》、王鸿绪《明史稿》志一九《地理二·南阳》:“北有古申城,有西鄂城,城南有精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一《河南六·南阳县》称:“西鄂城,府北五十里。古楚邑也……县南有精山。”则所谓“城南有精山”、“县南有精山”,乃相对“西鄂城”、“西鄂县”而言,非谓南阳县南有此精山。据此,精山当在南阳县北。
(内乡)又西北有西硖口关巡检司。(989页第3行)
“西硖口关”,万斯同《明史》卷八○《地理二·内乡》、(正德)《明会典》卷一一四《兵部九·关津二》、(明)佚名《大明官制》卷一七《河南省·内乡县》、(康熙)《内乡县志》卷二《建置志·公署》皆作西峡口。(雍正)《河南通志》卷四○《公署·内乡县》作西硖口。
(新野)西有清水。(989页第4行)
“清水”,误。按万斯同《明史》卷八○《地理二·新野》:“西有清水,又有湍水,又北有沘水,东有棘水,皆流入于清水。”《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一《河南六·新野县》曰:“清水,在县西一里。自南阳流人县界,又东南入于汉水。县北有比水,县西有湍水,东南有棘河,西北有刁河,凡府境之水,悉流入焉。”据此, “清水”乃“清水”之误。志文之误“清”为“清”,或因字形相近所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