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全彩)》是奚雪松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与修正之后完成的论著。奚博士的研究全面梳理了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体系及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在结合景观设计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生态与人文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理论与方法,以期解决大运河这类自然与文化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遗产区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全彩)》旨在从理论和方法上解决大运河这样一类自然与文 化资产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跨区域型遗产保护与可持 续利用问题。强调通过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建对沿运河区域丰富多样的自 然与文化资产进行整体化保护,实现大运 河区域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身份认同、教育游憩机会增加、经 济社会良性发展等多重目标。以期为当前 中国正在开展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和申请世界遗产行动提供理论与 方法的借鉴,并为今后古蜀道、茶马古道 等中国五千年文化蕴涵丰富的跨区域型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全彩)》读者对象:城乡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建筑历史与保护、文化遗 产保护的学者、在校师生和从业人员:大运河 历史文化的研究人员。
前?言
基于国内外遗产区域化保护运动的不断推进及国内跨区域型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欠缺的现状,本书旨在从理论与方法上解决大运河这样一类自然和文化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跨区域型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强调通过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建对沿运河区域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化保护,实现大运河区域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身份认同、教育游憩机会增加、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等多重目标。以期为当前中国正在开展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和申请世界遗产行动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并为今后古蜀道、茶马古道等中国五千年文化蕴涵丰富的跨区域型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全书的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研究背景,指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理论研究部分。第二章介绍遗产廊道的概念、判别与评价、保护与管理的方法,阐述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归纳出本研究可借鉴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基于国内外相关经验总结,结合中国大运河自身的特点,提出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方法框架。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部分,将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大运河济宁段的实际状况展开实证研究。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研究的未尽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说明。文后附录为中文第三、第四章中相应部分的基础资料或研究成果。限于文中篇幅,特列于文后补充说明。
研究选择了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大运河济宁段作为实证研究案例,案例选择理由如下:
1.体现了古人在水文规律认识与灾害防治等方面的高超智慧
自元代以来,本段运河就面临黄河决口泛滥、水源不足且分配不均、分水地点选择不足三大问题,是京杭大运河通航困难最多、治理最难和管理最为复杂的区段之一。而元明清时期会通河、南阳新河、泇河主河道的开通,小汶河、洸河、府河、泗河等引河的开凿,鲁中诸山泉的引济,北五湖、南四湖水柜的设置,从济宁分水枢纽向南旺分水枢纽的转变,以及金口坝、十里闸、柳林闸等一系列利于节水通航的进水、减水、蓄水、滞洪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均是针对相应历史时期黄河泛滥侵淤冲击运河、水源枯竭与“翻越水脊”等重大自然问题的创造性应对,体现了古人在水文规律认识与灾害防治方面的高超智慧。
2.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发展成就的缩影,体现出大运河因变的实质
大运河济宁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历史时期:
(1)元代至明初(13世纪中叶—1390年)。以会通河与济州河凿通,利用古泗水作河道;引汶入洸、引泗济运;建设济宁分水枢纽为代表。
(2)明洪武二十四年至明崇祯五年(1391—1632年)。以重疏会通河、南阳新河;开凿泇河;北五湖水柜与沛县昭阳湖水柜建设;引汶济运、引泉济运;南旺分水枢纽建设;闸化河道为主要成就。
(3)明崇祯六年至清咸丰四年(1633—1854年)。中运河河道开凿,运河河道大势基本定形。北五湖水柜逐渐淤废,南四湖水柜逐渐形成。自此之后至20世纪50年代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前全段变化较小。
(4)新中国成立后至今(1949年至今)。以1958年梁济运河、湖西运道,1996年湖中运道等新运河开通,二级坝、韩庄闸等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为代表。
可以看出,运河一直都在“变”。河道在变,水工设施在变,治水方略在变,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也在变。(清)傅泽洪在《行水金鉴》中指出:“运道有迹可寻,而通变则本乎时势。”这一“变化”的特质,不仅使其成为从农业时代至工业时代中国水利工程设施发展成就的缩影,更是大运河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景观其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体现,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自然与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
历史悠久、变化繁复的大运河济宁段孕育了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从水利工程角度,涵盖了运河、引河、泉、水柜、坝、闸、斗门、堤、桥等全面的类型;从运河聚落角度,有济宁古城、南阳镇等代表性城镇;从建筑角度,沿河分布的众多寺庙园林、商会会馆、衙门府邸如东大寺、柳行东寺、南旺分水龙王庙、吕公堂春秋阁等,体现了运河对济宁地区文化交流、宗教迁移的重要影响;从非物质文化角度,因运河通行而产生的康乾南巡过济宁等神话与民间传说、山东梆子、枣梆、济宁八角鼓等戏曲歌舞,以及南阳夜市、长沟大集等相关民俗均见证了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丰富古老文化方面的价值。
同时,沿线还有山地丘陵、湖泊湿地等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如南四湖就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历经黄河南泛侵夺淮泗及京杭运河泗水道段淤积700余年演变而成。生物栖息过程伴随南四湖湿地的演变而逐渐形成。湿地区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稻田湿地及湖滩、岛屿、丘陵等多样的湿地类型,生境的多样性孕育了物种的多样性,据山东林业监测规划院(2003)统计,南四湖鸟类和两栖类种类数分别占山东省总数的51%和89%。整个湿地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4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43种,国家级保护植物9种;是运河沿线生境和物种稀有性与多样性维护的代表性地区(沈吉、张祖陆,2008)。
4.运河遗产及其背景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代表了全段的普遍状况
从总体上看,大运河全段目前存在运河遗产家底不清,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价值认识不够全面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大运河济宁段都具有普遍的体现。因此,大运河济宁段自然与文化资源整体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途径可以成为大运河其他各段的样板,有助于推动国内跨区域型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趋势
1.1.2 国内遗产保护行动的不断推进
1.1.3 国内跨区域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亟待深入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遗产廊道概念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
2.1 遗产廊道概念
2.1.1 遗产廊道的判别与评价
2.1.2 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
2.2 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以美国伊利运河为例
2.2.1 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概况
2.2.2 伊利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
2.3 其他相关概念
2.3.1 遗产运河
2.3.2 遗产线路/文化线路
2.3.3 绿道
2.4 小结
第三章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3.1 大运河概况
3.2 大运河历史演变
3.2.1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以前(13世纪中叶以前)
3.2.2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至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
3.2.3 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55-1949年)
3.2.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1949年至今)
3.3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基础
3.3.1 当代背景
3.3.2 价值认知
3.3.3 构成要素
3.4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框架
3.4.1 概念内涵
3.4.2 理论框架
3.4.3 构成判别
3.4.4 构成评估
3.4.5 保护与管理
3.5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设想——以山东省济宁段为例
4.1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行政区划
4.1.3 地形
4.1.4 气候
4.1.5 河流湖泊
4.1.6 研究范围界定
4.2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的历史演变过程
4.2.1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以前(13世纪中叶以前)
4.2.2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至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
4.2.3 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55-1949年)
4.2.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1949年至今)
4.3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构成判别
4.3.1 平台建立
4.3.2 田野调查
4.3.3 信息检验
4.3.4 资源登录
4.3.5 类型划分
4.4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构成评估
4.4.1 文化遗产评估
4.4.2 生态环境评估
4.5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
4.5.1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遗产保护区的划定
4.5.2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划定
4.5.3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生态环境保护区总图
4.5.4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策略
4.5.5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解说与展示
4.6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影响评估与决策
4.6.1 济宁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6.2 大运河济宁段遗产区域整体化保护效果影响评估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2 讨论
附录A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