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根据造弥勒像的情况分析,北方其他地区十年后才零星出现信仰弥勒的信徒,而5世纪60年代以后至北朝末的一个多世纪中社会上崇拜弥勒者不断,应为该崇拜主要流行期。其中460-529年之间应为弥勒造像与弥勒崇拜的鼎盛时期,随后其势力渐衰,至北朝末年影响已大不如前。总体上,从弥勒造像看,弥勒崇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转折点分别在460年与530年前后。
具体到平民背景的信徒,大体说来,弥勒在北魏末期以前是平民中流行的崇奉对象,北魏灭亡后,平民中崇奉弥勒者日渐稀少。
官吏背景的弥勒信徒早在5世纪40年代就有造弥勒像、崇奉弥勒者,但属个别现象。弥勒造像及崇拜流行于官吏中要到480年以后,其中480-529年间弥勒造像、弥勒崇拜更为盛行,530年至北朝末斯风渐替。弥勒一度是官吏的一个主要崇拜对象。
僧尼背景的信徒中弥勒造像自480年以后至北朝末一直存在,这一时期应属弥勒崇拜的主要流行期,530年左右是僧尼弥勒造像与崇拜盛衰的分水岭,前盛后衰。其发展亦经历了由少渐多、自盛而衰的过程。总体上弥勒仍是僧尼的一个主要崇奉对象,只是530年以前更显流行。
比较三种背景的信徒造弥勒像的情况,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盛渐衰的过程,盛衰的转折点基本集中在520-530年间。不过弥勒造像于不同背景信徒中兴起的时间有先后,平民最早,官吏、僧尼则稍晚。此外,弥勒造像所占比例在不同信徒中差异较明显,无论是各个时段的比例还是总体的比例,官吏与僧尼基本都高于同期平民的水平,有时高出一倍多,如500-529年间,易言之,弥勒崇拜在官吏、僧尼中的流行程度要大于在同期平民中的水平。这是三者在崇奉对象上又一不同之处。
弥勒造像及崇拜,据现有资料,分布在北方各地,较集中的则有龙门及今山东北部地区。6世纪初至30年代末的40年间龙门石窟造了35尊弥勒像,同期北方弥勒造像共88尊,占近2/5,可见该地弥勒造像、弥勒崇拜之盛行。今山东北部即相当于北魏齐州、青州地区亦流行弥勒造像。据统计,北朝时期至少有22尊弥勒像造于山东,其中绝大部分出自山东北部。信徒多将所造像称为弥勒,亦有少数称为弥勒佛,或弥勒第七佛,或弥勒尊像,数例称弥勒下生像,极个别的称弥勒上生像。按佛经言,弥勒先为菩萨,居于兜率天内院说法,五十六亿万年以后下生成佛于世间说法,佛经中一般都称弥勒菩萨,而大部分信徒对于弥勒的实际身份并不明了,或未尝注意其身份。北朝弥勒造像的形制经历了以交脚弥勒菩萨和以佛装弥勒为主的两个阶段,太和以前流行交脚弥勒,太和以后弥勒渐着佛装,这一变化在记文中反映得极少。弥勒信仰中另一重要内容是“龙华三会”,据《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等,弥勒在兜率天五十六亿万年以后,下生人间,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成佛,为众多天人众生解说四谛、十二因缘诸法,前后于龙华树下华林园举行三次说法盛会,与会者尽得阿罗汉果。此三次法会即为“龙华三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