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甘肃傩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8094
  • 作      者:
    胡颖,蒲向明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敦煌西域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甘肃傩文化研究》虽然是论文集的形式,但仍具整体性、系统性。全书共分两大部分,上编实录篇主要收集了甘肃省部分地区的傩文化调查报告,重在客观、真实的描摹该地区傩文化形态、特色,以期给同行、学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甘肃乃至全国的该领域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在地域的选择上,我们力求全面、有代表性,同时避免重复。比如,“地蹦子”这项艺术形式在酒泉市周边的金塔等地区也有,我们仅选酒泉市为个案;一些地区驱傩(社火)形式、内容大同小异,我们只选一个地区加以描述,比如,所选正宁社火实际上代表了一些地区的社火规模、内容。下编是傩文化的研究、理论文章,这些论文虽然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但都无一例外地聚焦甘肃,同时将视野放远至全国来研究甘肃傩文化之渊源、历史、特征,既有对活态傩的探索,也有对古代傩文献资料的分析、解读。特别要说明的是附录部分,由于《敦煌西域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甘肃傩文化研究》上编部分是在实地考察及大量翻检各地方志、民俗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其间或由于目力所限、或由于调查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有些资料内容短小琐碎,不能成文,但笔者以为弥足珍贵,对全面考量甘肃傩文化的形态大有裨益,因此不忍割舍,以附录形式附于书尾,作为实录部分的补充,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社火中的高高跷
    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队伍中的高潮也是最精彩的表演项目是高高跷。它是当地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的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据巨崇昭老人介绍,高高跷的表演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从元末明初就已开始,距今已经有七百余年。
    苦水高高跷的突出特点是跷的高度。据原苦水街村支书和几位从小玩高高跷的老者介绍,历史上苦水街就有两个高高跷社火表演队——南街社火会和北街社火会。苦水高高跷的高度是南街、北街两个表演团体在相互比拼中慢慢升高的。事实上,这种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技艺、高度的现象应该从高高跷产生之日起就存在了。巨崇昭老人说,明洪武十三年前,来苦水的移民较多,每年春节,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将家乡的各种民间技艺集中到社火上进行展示,高高跷就是其中之一。起初高高跷是二尺至三尺,通过几百年的竞技和演变,高度不断拔高,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高跷升高到八尺至九尺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高跷,到了现在,苦水街的高高跷已达到3.5米至4米,加上表演者的身高,可达4.7米到5米,村民都通俗地把它叫做丈二高高跷。单是看绑高跷,就足以令人胆寒。3米多高的高跷,绑扎时要坐在房檐上,才能够得着。制造高高跷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脚蹬用柳木。
    ……
展开
目录
前言
永靖傩实录
宕昌藏寨的凶猛舞与禳庄习俗
甘肃临洮南部“拉扎节”上的跳神
武威社火中的驱傩活动
甘肃静宁傩文化考察报告
秦安羊皮鼓
甘肃武山旋鼓和断瘟仪式
异彩纷呈的苦水社火
拉卜楞寺“七月法会”中的“哈钦木”
酒泉地蹦子
正宁社火中的傩仪和傩俗
康县梅园神舞,
甘南寺院傩“羌姆”考察
张掖“倒羊角”
陇南白马人傩戏的表演内容
陇南白马人傩戏的面具艺术论
陇南白马人傩舞戏服饰艺术论
陇南白马人傩戏表演艺术论
陇南白马人傩舞戏源流考
永靖傩舞戏明代文化特色论
傩·社火——以甘肃静宁县张面村等为例
敦煌“儿郎伟”研究综述
敦煌“驱傩文”探析
永靖“七月跳会”渊源浅论
羌姆与傩之关系综述
附录:傩俗拾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