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崇安县志》记载:“蜡烛会者,定期于农历二月二十一日迎古佛。其夜则高烧蜡烛以攘瘟疫而压火灾也……侑神之时爆竹震斗,士女如云,为一邑极热闹、极繁华之一日。”起源于唐朝的蜡烛会是每年一度祭祀扣冰佛的庙会。武夷山的善男信女为悼念“扣冰古佛”,特在吴屯建有父母庵,将他的肉身遗像供奉在那里,每到会期万众秉烛迎奉,千百年来,蜡烛会规模盛大,吴屯会期是农历二月初一,黎口为二月初六,岚谷为二月十三(后改为二月十一)、大浑为二月十五,城关为二月二十一,几乎整个二月份都被蜡烛会所笼罩。在各地的蜡烛会中,城关最为隆重,每年二月初八先有“议会”,十六日迎奉城关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称为“佛过街”。二十日派十多个壮汉,在凌晨前到吴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接佛时,这些壮汉抬着古佛,快跑抬入城关,路上不能休息停留,称为“赛佛”。老佛接到城关后,家家户户选一对最好的蜡烛送庵,庵中灯烛辉煌,一对对蜡烛从佛像前的香案桌一直点燃到大门口。二月二十一,虔诚的善男信女会集城内,整个城关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午后,蜡烛会正式开始,先是迎佛,人们抬着老佛,两把大号开道,后面紧跟各类迎牌,以戏文为内容扮装的三十六台“仙仔”,穿插在行列中间,吹奏着闹鼓、仙幡、唢呐等各种乐器。到了夜晚,鞭炮齐鸣,被点燃的上百的插在架上数尺高的“烛桥”和逐层燃着的“烛轮”,以及亭子状的“烛亭”,烛光冲天,犹如火龙,场面非常壮观。沿街居民,迎佛盛况可谓空前,已成为民俗文化。
武夷山佛学信仰还体现在山中僧人的摩崖石刻、诗画、墓塔和“禅茶”中。武夷僧人的禅机呈现在摩崖石刻中,天游峰的“无量寿佛”和“寿”字珠联璧合,互相媲美。其中“寿”的构字似一位屏息练功的长寿老僧,童顶长躯,双手抱拳,金鸡独立,运气若定。僧人程继尹在水光石上镑一方石刻“九曲溪”。居士李宗为此在水帘洞留下“此乃佛客平生梦想不到之处”的话。七曲溪南的上城高岩底主僧如训的一方摩崖石刻,题为《如是定矣》:“吾师丙辰,归去西天。我来承理,汗力至今。赎回下岩,沃像伽蓝。庵内钟鼓,等项俱全。所有竹木,所有茶地。上下两庵,均分管业。今我老年,烛立风前。刊刻石壁,嘱咐后人。”武夷画僧把亡国之恨融在淡泊的山水画和书法之中,创造出一种宁静无我的境界。明遗臣渐江削发后起法名为弘仁,寄情山水,绘画武夷山水,成为一代画家。遗臣石涛,出家后法名苦瓜和尚,所绘<武夷放棹图》,成为传世名画。武夷佛教文化还表现在山中高僧的墓塔和遗址上,如当代高僧妙湛法师的墓塔铭文、四曲泊魔、六曲城高庭、九曲白云庭高僧的墓塔和独力重兴弥陀淹、清源淹、广宇底、佛应庭、佛国庸等五寺底的佚名高僧的墓塔以及铭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