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窑 欧窑一名宜均①,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②,形式大半仿均,故日宜均也。制品虽出宜兴,然与阳羡名陶一系微有区别③,与清代紫砂挂釉各器亦微有不同④。大抵制造时仍参入瓷质,非纯用紫砂者欤?瓶、盂等物皆有,而尤以洗类为多。欧窑与广窑同一仿均,外观厚重,形极相似而实不同。今略析之:广窑以青发蓝斑者为最多,此外他色虽有,然总不脱灰墨一类釉也。欧窑则色泽较多,除青、蓝外有仿均深紫者,又有云豆、茄皮等色,且蓝斑亦不若广窑之浓,其别一也;广窑之底露胎较多,欧窑之底露胎处甚少,其别二也;广窑之制纯乎浑朴,欧窑之制于浑朴中见妍整,其别三也。至清代唐英亦曾于景镇仿制欧窑,但明欧窑多橘皮釉,而唐仿无之,其釉又与乾隆时器无异。孰明孰清,固不难一望而知。【注释】 ①欧窑:宜兴的传统工艺陶瓷,始于明朝。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有紫泥、白泥两种,以欧姓所制最为成功,时称“欧窑”。②欧子明:明代陶艺家,江苏宜兴人。擅长模仿哥窑纹片瓷、均窑瓷,多为盘、奁架等,所制被称为“欧窑”。③阳羡:古县名。今江苏宜兴。④紫砂:宜兴蜀山镇一带生产的一种素胎陶器。【译文】 欧窑 欧窑又名宜均,是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制基本仿制均窑,因此称作宜均。它虽然出自宜兴,但与阳羡名陶同属一派而微有区别,与清代的紫砂挂釉各器也稍有不同。大概是制作时仍掺入瓷质,而不是纯用紫砂的缘故吧?瓶、盂等各种器物都有,尤其笔洗为最多。欧窑和广窑同样模仿均窑,外观厚重,外形非常相似但实则不同。今简略分析如下:广窑瓷器以青中发蓝斑的为最多,此外虽也有其他釉色,但总脱不了灰、墨一类的釉色。欧窑瓷器色泽较多,除青、蓝外,还有仿均窑深紫色,又有云豆、茄皮等釉色,而且蓝斑不像广窑那样浓重,这是区别之一。广窑器底部露胎较多,欧窑器底部露胎处很少,这是区别之二。广窑制品风格浑朴,欧窑制品浑朴中还显出美妍工整,这是区别之三。到了清代,唐英也曾在景德镇仿制欧窑,但明代的欧窑多有橘皮釉,而唐英仿制的却没有,它的釉质又与乾隆时瓷器相同。哪个是明代的?哪个是清代的?所以不难一眼看出。
展开